却见洛阳乘传出,何如博望泛槎回
出处:《送张刑曹奉使恤刑》
明 · 沈鍊
汉庭鸿藻属邹枚,丹笔还教握宪台。
却见洛阳乘传出,何如博望泛槎回。
城边候气知流昴,马上题诗问弃灰。
若遣河东多覆奏,挥毫更展掞天才。
却见洛阳乘传出,何如博望泛槎回。
城边候气知流昴,马上题诗问弃灰。
若遣河东多覆奏,挥毫更展掞天才。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沈鍊所作的《送张刑曹奉使恤刑》。诗中以“汉庭鸿藻属邹枚”开篇,巧妙地将张姓友人与汉代文士邹阳、枚乘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誉。接着,“丹笔还教握宪台”一句,既描绘了友人即将踏上的重要使命,也暗含了对其公正执法、严守法度的期待。
“却见洛阳乘传出,何如博望泛槎回”两句,运用典故,以洛阳和博望两地的传说,表达了对友人此行的关切与祝福,希望其能像泛槎归来的仙人一样,平安归来,完成使命。
“城边候气知流昴,马上题诗问弃灰”则进一步展现了友人在旅途中的情景,通过“候气”、“流昴”等细节,描绘出友人对天象的观察,以及在马背上题诗的情景,体现了其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若遣河东多覆奏,挥毫更展掞天才”表达了对友人才能的肯定,希望友人在完成任务后,能够继续施展才华,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多贡献。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蕴含了对友人才能的赞赏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