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家尊世业,龙门编简又千年
出处:《送孙太史请告归无锡为封君寿》
明 · 欧大任
北扉书奏未央前,诏许宁亲下九天。
葭管暖吹江县酒,綵衣归拜玉堂仙。
岁收松实供调膳,春送梅花入舞筵。
太史公家尊世业,龙门编简又千年。
葭管暖吹江县酒,綵衣归拜玉堂仙。
岁收松实供调膳,春送梅花入舞筵。
太史公家尊世业,龙门编简又千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孙太史请告归乡,与家人团聚的温馨场景,以及他作为学者世家后裔,传承家族学问的自豪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浓郁的文化氛围。
首联“北扉书奏未央前,诏许宁亲下九天”,以“北扉”象征朝廷,通过“书奏”和“诏许”描绘了孙太史请求归乡的正式过程,表达了朝廷对其亲情的尊重与理解。“未央前”和“下九天”则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庄重的氛围。
颔联“葭管暖吹江县酒,彩衣归拜玉堂仙”,运用了“葭管”这一古代乐器,象征着温暖和谐的气氛,与“江县酒”相呼应,描绘了孙太史归乡后与家人共享美酒佳肴的欢乐场景。“彩衣归拜”则形象地表现了孙太史身着华丽服饰,向家中长辈行礼致敬的情景,体现了孝道文化。
颈联“岁收松实供调膳,春送梅花入舞筵”,通过“松实”和“梅花”这两个自然界的元素,分别代表了季节更替和生命活力。前者寓意着孙太史在归乡后,能够享受自然馈赠,过上舒适的生活;后者则象征着他在家中举办宴会时,梅花的香气弥漫,增添了一份高雅与喜庆。
尾联“太史公家尊世业,龙门编简又千年”,点明了孙太史家族的学术传统和深厚底蕴。通过引用“太史公”(即司马迁)的典故,强调了家族对学问的传承,以及这种传承历经千年的辉煌。同时,“龙门编简”也暗喻了家族文献的丰富与珍贵,进一步凸显了孙太史及其家族在学术界的地位与贡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孙太史归乡场景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个人情感的真挚流露,也深刻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观念、孝道精神以及学术传承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