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闻道观音经卷在,欲从老衲话来因全文

闻道观音经卷在,欲从老衲话来因

明 · 邵宝
谁将第一扁西神,竹径新开及晚春。
劫火不烧无屋地,海鸥如避有机人。
池边水脉通时活,阁上松声听后真。
闻道观音经卷在,欲从老衲话来因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名为《连日在听松冗未有诗雨中补之》。邵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通过“连日”、“听松”、“雨中”等词,营造出一种悠远而深邃的意境。

首联“谁将第一扁西神,竹径新开及晚春。”以问句形式引入,仿佛在询问天地间是否有某种超然的存在,引领读者步入一个神秘而又充满生机的境界。接着,“竹径新开及晚春”,描绘了一条新辟的竹林小径,在晚春时节显得格外清新与生机勃勃,暗示着自然界的更新与希望。

颔联“劫火不烧无屋地,海鸥如避有机人。”运用对比手法,以“劫火”象征灾难或破坏,而“无屋地”则代表了自然的原始状态,强调了自然界的坚韧与生命力。海鸥“如避有机人”,则形象地表现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引人深思。

颈联“池边水脉通时活,阁上松声听后真。”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动态美。池水在特定时刻流动,阁上的松声在倾听之后显得更加真实与纯粹,展现了自然界中的和谐与平衡。

尾联“闻道观音经卷在,欲从老衲话来因。”以佛教文化为背景,提及观音菩萨的经卷,表达了诗人对智慧与慈悲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与自然界的深层联系。诗人渴望与“老衲”对话,探讨生命的意义和自然界的奥秘,体现了对精神层面追求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邵宝对自然与人文之间和谐共生的追求,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