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心入院自然净,病足登楼却也轻
出处:《游三峰禅院》
清 · 王季珠
扶上肩舆早出城,清香扑鼻稻花生。
凡心入院自然净,病足登楼却也轻。
乘我兴高临雁字,倩谁神妙画松声。
山僧寂静蒲团坐,一曲瑶琴待月明。
凡心入院自然净,病足登楼却也轻。
乘我兴高临雁字,倩谁神妙画松声。
山僧寂静蒲团坐,一曲瑶琴待月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探访三峰禅院的体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禅宗精神的融合。首句“扶上肩舆早出城”以行动开篇,生动地勾勒出诗人出行的场景,透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接着,“清香扑鼻稻花生”一句,不仅描绘了沿途稻田散发的清新香气,更暗示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
“凡心入院自然净,病足登楼却也轻”两句,巧妙地将个人心境与外界环境相联系,表达了诗人进入禅院后心灵的净化与身体的轻松感。这里,“凡心”与“净”、“病足”与“轻”的对比,体现了禅宗追求内心平静与解脱的理念。
“乘我兴高临雁字,倩谁神妙画松声”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体验。诗人似乎在享受着自然界的美好,无论是空中飞过的雁群,还是远处松林中传来的松涛声,都成为他心灵愉悦的源泉。这里的“乘我兴高”与“倩谁神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内心情感的抒发。
最后,“山僧寂静蒲团坐,一曲瑶琴待月明”两句,将画面推向静谧的高潮。山中的僧人静坐蒲团,等待着月光洒满琴弦的一刻,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禅宗修行的宁静与专注,也寄托了诗人对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以及对禅宗精神的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