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下亭阶,顿首重致言
出处:《吴东湖于清远行台构处远亭》
明 · 湛若水
青山拥高台,新亭何翼然。
长桥卧寒波,清池汇门前。
筑者吴季子,伯夷所鸠僝。
江湖孰云远,覆帱同一天。
旭日下亭阶,顿首重致言。
愿垂中天照,蔀屋见颠连。
我欲将此屋,化作千万间。
遍庇逃亡者,圣仁覆人寰。
长桥卧寒波,清池汇门前。
筑者吴季子,伯夷所鸠僝。
江湖孰云远,覆帱同一天。
旭日下亭阶,顿首重致言。
愿垂中天照,蔀屋见颠连。
我欲将此屋,化作千万间。
遍庇逃亡者,圣仁覆人寰。
鉴赏
这首明代湛若水的《吴东湖于清远行台构处远亭》描绘了一幅山水之间构筑新亭的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青山拥高台,新亭何翼然",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山峦环抱中的亭台,新亭如鸟展翅,形象生动。"长桥卧寒波,清池汇门前",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自然景观,长桥横跨水面,清池映照着亭前,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
诗人湛若水在此表达了对建筑者的敬意,"筑者吴季子,伯夷所鸠僝",将吴季子比作古代的高洁之士伯夷,赞扬他的高尚品质和辛勤付出。接下来,"江湖孰云远,覆帱同一天",寓意无论身处何处,天地广大,皆能感受到这份庇护。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阳光普照的愿望,"旭日下亭阶,顿首重致言",希望阳光能温暖这座亭子,照亮那些困苦的人们。他更进一步表示,愿将此屋化作千万间,庇护天下所有需要帮助的人,展现出其博大的胸怀和仁爱之心。
整首诗以景寓情,既赞美了自然之美,又寄寓了深沉的社会关怀,体现了湛若水作为儒家学者的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