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质由来自绝伦,谁将巧思变天真
禀质由来自绝伦,谁将巧思变天真。
郑风谑赠缘情密,谢守翻阶得句新。
菊聚万铃樗大本,松添七鬣竹浮筠。
未知妍陋从何辨,等是生成一大钧。
郑风谑赠缘情密,谢守翻阶得句新。
菊聚万铃樗大本,松添七鬣竹浮筠。
未知妍陋从何辨,等是生成一大钧。
注释
禀质:天生的资质。绝伦:独一无二,超群出众。
巧思:巧妙的心思。
天真:纯真,未经雕琢的自然美。
郑风:指春秋时期郑国的风俗或文学风格。
谑赠:以戏谑的方式赠予。
缘情密:因情感深厚而紧密相关。
谢守:谢太傅,古代官职名,这里指谢安。
翻阶:在台阶上行走时得到灵感。
菊聚:菊花聚集。
万铃:形容菊花繁多。
樗大本:樗木为大树之根。
松添七鬣:松树增添七片叶子。
竹浮筠:竹子轻盈如浮在竹竿上的筠片。
妍陋:美丑。
从何辨:如何分辨。
等是:同样都是。
生成一大钧:出自同一个造物者,大自然。
翻译
天生我材别具一格,无人能将巧妙的心思转化为纯真。郑国的风俗因情感深厚而赠予,谢太傅在台阶上得到新的诗句灵感。
菊花聚集如万铃声,根植于粗大的樗木,松树增添了七片长叶,竹子则像浮筠般轻盈。
不知美丑如何分辨,一切自然之美都出自同一个造物者。
鉴赏
此诗为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苏东坡)的作品,名为《和吴子相广陵芍药二首其二》。从诗的结构和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咏叹春日游赏之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和文学创作的思考。
诗中“禀质由来自绝伦,谁将巧思变天真”两句,表现了诗人对于友人的高雅品格的赞美,以及希望能够找到能与之交流思想的人。"郑风谑赠缘情密,谢守翻阶得句新"则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学家的崇敬之情,以及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追求。
接下来的“菊聚万铃樗大本,松添七鬣竹浮筠”两句,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这里的“菊”指的是芍药,“樗”是古代对树木的一种称呼,而“竹浮筠”则形象地描绘了竹子在风中摇曳的情状。
最后,"未知妍陋从何辨,等是生成一大钧"表达了诗人对于美丑难以辨别的困惑,以及对万物平等、生成发展的一种哲学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友情的描写,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情感,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