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瑶光楼前按歌舞,桂树秋香月三五全文

瑶光楼前按歌舞,桂树秋香月三五

金末元初 · 元好问
瑶光楼前按歌舞,桂树秋香月三五
白头谁解记开元,四海欢声自箫鼓。
两都秋色皆乔木,三月阿房已焦土。
天人亦有离别情,可是田郎心独苦。
承平旧物《霓裳》谱,宝气晖晖映千古。
银桥望极竟不归,灭没燕鸿下平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的变迁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开篇“瑶光楼前按歌舞,桂树秋香月三五”,以瑶光楼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歌舞升平、月夜桂香的画面,营造出一种繁华与静谧并存的氛围。接着,“白头谁解记开元,四海欢声自箫鼓”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往昔盛世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两都秋色皆乔木,三月阿房已焦土”描绘了两都(长安、洛阳)的秋景与阿房宫的荒凉景象,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变迁。而“天人亦有离别情,可是田郎心独苦”则将自然界的离别之情与人的内心痛苦联系起来,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最后,“承平旧物《霓裳》谱,宝气晖晖映千古”提到《霓裳羽衣曲》,这是唐代宫廷音乐的代表,象征着盛世的辉煌,而“银桥望极竟不归,灭没燕鸿下平楚”则以银桥和燕鸿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无奈与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场景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盛世的怀念、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反思,具有深刻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