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眼才迷树,回头已湿沙
出处:《夜雨泊新淦》
宋 · 杨万里
乱眼才迷树,回头已湿沙。
萧萧打篷急,点点入船斜。
此夕初为客,何时却到家。
馀樽曾卧否,唤取作生涯。
萧萧打篷急,点点入船斜。
此夕初为客,何时却到家。
馀樽曾卧否,唤取作生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停舟于新淦的景象。诗人通过对夜雨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漂泊他乡、渴望归家的深情。
"乱眼才迷树,回头已湿沙。" 这两句形象地展现了夜晚的大雨,树木都被雨水打得模糊不清,而一转身,鞋子已经被雨水浸湿,这种细节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
"萧萧打篷急,点点入船斜。" 萧萧之声传达出雨滴落在船篷上的急促感觉,而“点点入船斜”则表现了雨水渗透进船舱的细微动静,这些都营造出了一个紧张而又湿润的夜晚环境。
"此夕初为客,何时却到家。" 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归乡的渴望。诗人在异地停泊,面对连绵不绝的雨声,不禁思念起远方的家,感慨万分。
"馀樽曾卧否,唤取作生涯。" 最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的生活哲学。他将过去所积累的酒樽比喻为人生的累赘,而“唤取”二字,则是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召唤与珍惜。
整首诗通过夜雨和泊船的情境,表达了诗人深切的乡愁,以及对于生活、时间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