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邻院深上人
亦如王舍内,却愧鲁家东。
共味井泉接,分阴树影中。
閒眠时倡和,律吕隔墙通。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祝允明的《赠邻院深上人》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和谐的画面。诗中的“竹院名童子”形象生动,展现了深上人居住环境的清雅与宁静,"茅斋坐已公"则暗示了僧人的日常生活规律和禅定修行。接下来的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深上人简朴生活的敬仰,自谦不如王舍内的清净和鲁家东的质朴。
“共味井泉接”写出了诗人与深上人共享清泉之乐,体现了邻里之间的亲近与友谊。"分阴树影中"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树影婆娑,时光在静谧中悄然流逝。最后两句“閒眠时倡和,律吕隔墙通”,描绘了诗人与深上人在闲暇时以歌声交流,虽隔墙而音律相通,传达出一种心灵的默契和精神的共鸣。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僧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以及对清静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词语解释
倡和的意思:(1).一人首唱,他人相和,互相应答。语出《诗·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礼记·乐记》:“倡和清浊。” 孔颖达 疏:“先发声者为倡,后应声者为和。”(2).指以诗词相酬答。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十五:“﹝ 陈后主 ﹞与倖臣各製歌词,极於轻荡,男女倡和,其音甚哀。” 元 张寿卿 《红梨花》第三折:“全凭着花月为媒,共佳人倡和传杯。”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 赵 以寒士,而留余仍住 王公 旧屋,供饔飱,彼此倡和。”(3).一人提出主张,他人附和,以相呼应。《左传·昭公十二年》...
分阴的意思:谓极短的时间。阴,日影。《晋书·陶侃传》:“ 大禹 圣者,乃惜寸阴,至於众人,当惜分阴。” 宋 贺铸 《忆仙姿》词:“遮日走京尘,何啻分阴如岁。” 明 高明 《琵琶记·书馆悲逢》:“事业要当穷万卷,人生须是惜分阴。” 清 赵翼 《西岩斋头自鸣钟分体得七古》诗:“即今归田輟待漏,犹惜分阴肯抛却。”...
隔墙的意思:◎ 隔墙 géqiáng[partition] 把一个结构(如房屋、房间或围栏)的一部分同另一部分分开的内墙...
隔墙的意思:◎ 隔墙 géqiáng[partition] 把一个结构(如房屋、房间或围栏)的一部分同另一部分分开的内墙...
井泉的意思:水井。《礼记·月令》:“天子命有司,祈祀四海、大川、名源、渊泽、井泉。” 唐 张籍 《送流人》诗:“拥雪添军垒,收冰当井泉。” 明 高明 《琵琶记·义仓赈济》:“﹝旦:﹞此间有一口古井,不免投入死休。﹝欲投井介﹞﹝前腔:﹞将身赴井泉,思量左右难。” 鲁迅 《华盖集·导师》:“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
律吕的意思:[释义](名)古代用管径相同长短不同的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叫做“律”,成偶数的六个管叫做“吕”。后来用律吕作为音律的统称。 [构成]并列式:律+吕...
茅斋的意思:亦作“茆斋”。茅盖的屋舍。斋,多指书房、学舍。《南齐书·刘善明传》:“﹝ 善明 ﹞质素不好声色,所居茅斋斧木而已,牀榻几案不加剗削。” 唐 孟浩然 《西山寻辛谔》诗:“竹屿见垂钓,茅斋闻读书。”《剪灯馀话·幔亭遇仙录》:“遥知置向茆斋里,夜夜虹光贯紫虚。” 清 唐孙华 《抱灌轩杂兴》诗之一:“野岸青芜合,茅斋白日长。”...
树影的意思:树木的影子。 唐 杜甫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诗:“ 黄牛峡 静滩声转, 白马江 寒树影稀。”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二三:“ 翔鸞阁 外夕阳天,树影花光远接连。” 元 杨允孚 《滦京杂咏》卷上:“寒风淅沥山无数,树影参差月未斜。”...
童子的意思:◎ 童子 tóngzǐ(1) [child;lad](2) 未成年的人童子六七人。——《论语·先进》彼童子之师。——唐· 韩愈《师说》操童子业。——《聊斋志异·促织》(3) 童生,明清科举,凡中举以前,不论年龄大小,皆称童生操童子业。——《聊斋志异·促织》...
王舍的意思:天子或诸侯的行宫。《周礼·夏官·土方氏》:“王巡守,则树王舍。”《左传·哀公八年》:“ 微虎 欲宵攻王舍。”...
斋坐的意思:斋舍的座位。《宋书·吉翰传》:“昨於斋坐见其事,亦有心活之。”...
竹院的意思:栽竹的庭院。 唐 张籍 《寻徐道士》诗:“寻师远到 暉天观 ,竹院森森闭药房。” 唐 李涉 《题鹤林寺僧舍》诗:“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四回:“不是偷闲来竹院,如何此地也逢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