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颗泪沾金捍拨,红妆弟子不胜情
出处:《代琵琶弟子谢女师曹供奉寄新调弄谱》
唐 · 白居易
琵琶师在九重城,忽得书来喜且惊。
一纸展看非旧谱,四弦翻出是新声。
蕤宾掩抑娇多怨,散水玲珑峭更清。
珠颗泪沾金捍拨,红妆弟子不胜情。
一纸展看非旧谱,四弦翻出是新声。
蕤宾掩抑娇多怨,散水玲珑峭更清。
珠颗泪沾金捍拨,红妆弟子不胜情。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琵琶师:指擅长演奏琵琶的人。九重城:形容都城的繁华与深邃。
书:这里指信件。
旧谱:以前的曲谱。
新声:新的乐曲或旋律。
蕤宾:古代五音之一,此处指琵琶的一个音调。
掩抑:低回,压抑。
散水:琵琶的一种演奏技巧。
玲珑:精致巧妙。
峭:尖锐,这里形容音色。
金捍拨:琵琶的金属拨片。
红妆弟子:打扮华丽的女性学徒。
不胜情:情感过于强烈,无法承受。
翻译
琵琶演奏者在繁华的都城,忽然收到书信又惊又喜。展开信纸发现不是旧曲谱,弹奏出的是全新的旋律。
蕤宾音符低回婉转带著娇嗔与哀怨,散水音节玲珑剔透更显清冷。
珍珠般的泪水打湿了金色的拨片,身着盛装的女弟子情感难以承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琵琶师在九重城中,突然收到书信而感到既喜悦又惊讶的情景。诗人通过“一纸展看非旧谱,四弦翻出是新声”表达了对新调子的赞赏和期待,显示出对音乐创新和艺术探索的肯定。
在接下来的两句“蕤宾掩抑娇多怨,散水玲珑峭更清”,诗人运用了蕤宾(一种古代乐曲)的意境,形容新调子的情感深沉而又清脆动听,蕴含着某种难以言说的哀怨之情。
最后两句“珠颗泪沾金捍拨,红妆弟子不胜情”则描绘了琵琶师的弟子在演奏新调子时的情感表达,珠光宝气的指尖轻拂琴弦,流露出真挚的感情,而弟子的表情和神态也充满了无法抑制的深情。
整首诗通过对音乐、情感和技艺的精妙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琵琶艺术的深厚理解以及对新调子所引发的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