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地梁鸿真好学,著书扬子未全贫
宋 · 黄庭坚
寒齑薄饭留佳客,蠹简残编作近邻。
避地梁鸿真好学,著书扬子未全贫。
玉酥鍊得三危露,石火烧成一片春。
沙鼎探汤供卯饮,不忧问字绝无人。
避地梁鸿真好学,著书扬子未全贫。
玉酥鍊得三危露,石火烧成一片春。
沙鼎探汤供卯饮,不忧问字绝无人。
注释
寒齑:冷拌菜。薄饭:简单饭菜。
佳客:尊贵的客人。
蠹简:破旧的书籍。
残编:散乱的书页。
避地:为躲避战乱或灾祸。
梁鸿:东汉隐士,以刻苦读书著称。
好学:勤奋好学。
著书:写作。
全贫:完全贫困。
玉酥:比喻珍贵的食材或美酒。
三危露:传说中的仙露,这里指珍贵的水源。
石火:可能指炼丹时的烈火。
一片春:生机勃勃的景象。
沙鼎:沙锅。
汤:热水。
卯饮:清晨的茶饮。
问字:请教学问。
绝无人:没有人。
翻译
用简单的饭菜挽留尊贵的客人,破旧的书籍成为我亲近的朋友。像梁鸿那样为躲避战乱而勤奋好学,扬子虽贫困但坚持写作并未失去全部。
如同炼制珍贵的玉酥,汲取三危山的甘露,石火燃烧出一片生机盎然。
在沙锅中煮水准备清晨的茶饮,不必担心无人来请教学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题为《世弼惠诗求舜泉辄欲以长安酥共泛一杯次韵戏答》。诗中,黄庭坚以寒酸的饮食——“寒齑薄饭”款待佳客,显示出主人的热情和简朴。他将自己比作“避地梁鸿”,勤奋好学,暗示自己虽生活简陋,但精神世界丰富。提到“著书扬子未全贫”,表明他在学术上有所成就,尽管物质上并不富裕。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研磨如玉酥般的珍贵露水,以及用石火炼制出的春意盎然的饮品,展现了对生活的独特品味和对知识的追求。最后,他提到用沙鼎煮茶,清晨时分与朋友共享,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学问交流的期待,“不忧问字绝无人”则流露出他对学术传承的自信和对知识传播的热忱。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描绘了诗人的日常生活,又体现了其高尚的品格和对学问的执着,富有哲理和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