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一夜湘江淼淼,恨羌笛不胜吹,望瑶京搔首全文

一夜湘江淼淼,恨羌笛不胜吹,望瑶京搔首

出处:《角招二首
清 · 蒋敦复
劝人瘦。
秋来也、病腰可似疏柳。
翠蛾描冷岫。
几点黛愁,楼上纤手。
芳华谢久。
漫种得、山中兰亩。
一夜湘江淼淼,恨羌笛不胜吹,望瑶京搔首
空有。
画罗舞袖。
银屏梦觉,临镜妆谁秀。
凤钗欹枕溜。
未了青春,伤心时候。
衫痕检旧。
怕不是、天涯中酒。
那日清歌罢奏。
最堪惜、月明前,花飞后。

鉴赏

这首《角招二首(其二)》由清代诗人蒋敦复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病态之人的形象,以及其内心的愁绪与情感的波动。

首句“劝人瘦”便点明了主题,暗示了人物因病而消瘦的状态。接下来,“秋来也、病腰可似疏柳”,以秋风中的柳树比喻病人的腰肢,形象地描绘出其瘦弱的形象,同时也暗含了季节更替、生命脆弱的感慨。

“翠蛾描冷岫”一句,将女子的眉眼比作山间寒冷的云雾,既表现了女子的美貌,又暗示了她内心的孤寂和忧郁。“几点黛愁,楼上纤手”,进一步描绘了女子在楼上凝视远方,眉头紧锁,手中无力,流露出深深的愁绪。

“芳华谢久”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惋惜之情。“漫种得、山中兰亩”,以兰花象征高洁与美好,但“漫”字透露出一种徒劳无功的无奈感。“一夜湘江淼淼,恨羌笛不胜吹,望瑶京搔首”,通过湘江的浩渺和羌笛的哀怨,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同时“搔首”这一动作,生动地展现了人物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空有。画罗舞袖。银屏梦觉,临镜妆谁秀。”这一段通过描述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现了人物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落差,以及对自我形象的反思。“凤钗欹枕溜。未了青春,伤心时候。”凤钗倾斜,暗示着时光流逝,青春不再,而“未了青春”则表达了对青春岁月未能完全享受的遗憾。

“衫痕检旧。怕不是、天涯中酒。”通过检查旧衣上的痕迹,联想到是否曾在遥远的地方饮酒,表达了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与思考。“那日清歌罢奏。最堪惜、月明前,花飞后。”最后两句,通过回忆某日的清歌表演,感叹于月明前后的美景,以及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人物在病痛与孤独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