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轩窗高处气势别,纵欲极望诚难周全文

轩窗高处气势别,纵欲极望诚难周

宋 · 吕陶
金渊地界东西州,谚云锦担垂两头。
中间石城最佳胜,二十馀年尝再游。
奇峰虽向郡城见,好景半是僧家收。
松萝四面围绝顶,九夏不暑长如秋。
东隅忽值海日出,下照岩壑无深幽。
群阴破散宿雾敛,万象开阔晴云浮。
轩窗高处气势别,纵欲极望诚难周
蓝凝后嶂远更秀,雪壅前溪寒不流。
软草将春鹿麌麌,浓林未暝蝉啾啾。
禅僧上堂演佛理,镗然钟韵喧层楼。
问之浮世辄不语,应笑世人多谬悠。
下山傥有顿悟者,直须作意无迟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云顶山的壮丽景色与宁静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和对佛教哲理的深刻理解。

首先,诗中提到“金渊地界东西州”,以比喻的方式描绘了云顶山的地理位置,仿佛是天地间的一片瑰宝。接着,“谚云锦担垂两头”则以民间谚语的形式,形象地描述了云顶山的美丽景象,如同挂着锦绣的担子,两端都充满了吸引人的魅力。

“中间石城最佳胜,二十馀年尝再游”表明诗人对云顶山的喜爱之情,多次造访,每次都能发现新的美好。接下来,“奇峰虽向郡城见,好景半是僧家收”则表达了云顶山不仅自然景观迷人,更有僧侣们精心维护的寺庙,增添了更多的神秘与庄严。

“松萝四面围绝顶,九夏不暑长如秋”描绘了云顶山四季如春的气候特点,无论何时都给人一种清凉舒适的感觉。而“东隅忽值海日出,下照岩壑无深幽”则通过日出的壮丽景象,展现了云顶山的广阔与深远。

“群阴破散宿雾敛,万象开阔晴云浮”则进一步描绘了云顶山在晴朗天气下的清新与开阔,阳光驱散了夜晚的雾气,万物显得更加明亮与生机勃勃。

“轩窗高处气势别,纵欲极望诚难周”表达了站在高处俯瞰云顶山的壮观景象,让人难以完全领略其全部之美。而“蓝凝后嶂远更秀,雪壅前溪寒不流”则通过对比,突出了云顶山后方山脉的秀丽以及前方溪流的寒冷与静谧。

“软草将春鹿麌麌,浓林未暝蝉啾啾”描绘了春天的云顶山,鹿群在柔软的草地上悠闲漫步,树林中蝉鸣声此起彼伏,充满生机与活力。最后,“禅僧上堂演佛理,镗然钟韵喧层楼”则点明了云顶山不仅是自然的乐园,也是修行者的圣地,禅僧们在殿堂内传道解惑,钟声回荡在层层楼宇之间,充满了宗教的庄严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云顶山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气息,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宇宙真理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