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使君旧寄诗,末言秀才乃其族
出处:《赠范纬文秀才》
宋 · 楼钥
中兴道士以牛鸣,淡墨百果尤著声。
妙入神品仍有灵,我不识之钦其名。
曾得乌犍两横轴,又有石榴才一幅。
武昌使君旧寄诗,末言秀才乃其族。
忽有纬文来款门,自言真是当家孙。
口诵罗诗若翻水,他诗历历俱能言。
一见前画叹真迹,愿得生绡奋吾笔。
为作来禽对石榴,一扫横枝生意出。
我诗不工人已陈,有诗岂复能动人。
为君一写史君语,更求知己如罗君。
妙入神品仍有灵,我不识之钦其名。
曾得乌犍两横轴,又有石榴才一幅。
武昌使君旧寄诗,末言秀才乃其族。
忽有纬文来款门,自言真是当家孙。
口诵罗诗若翻水,他诗历历俱能言。
一见前画叹真迹,愿得生绡奋吾笔。
为作来禽对石榴,一扫横枝生意出。
我诗不工人已陈,有诗岂复能动人。
为君一写史君语,更求知己如罗君。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楼钥的作品,题为《赠范纬文秀才》。诗中,诗人描述了一位名叫范纬文的秀才,他以牛鸣的技艺和对古诗的深厚造诣给诗人留下深刻印象。诗人提及范纬文拥有两幅乌犍牛的画作和一幅石榴图,这些都是他的艺术才华的体现。他还提到武昌使君曾寄诗提及范纬文与诗人的家族关系。
诗中,范纬文不仅口诵罗诗流畅自如,还能评论其他诗歌,显示出他的诗才和记忆力。诗人被范纬文的艺术热情所打动,提出要为他创作一幅来禽与石榴的画作,以展现横枝的生动气息。诗人自谦自己的诗艺已老,但仍愿为范纬文写下诗句,同时也表达了寻找像罗君那样知音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描绘范纬文的才情和诗人对其的欣赏,展现了宋代文人之间的诗画交流和对才子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