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萍踪如可合,处困更何乡全文

萍踪如可合,处困更何乡

出处:《岁除示侄十六韵
元末明初 · 戴良
客里光阴速,天涯道路长。
漂流知几处,奔走已三霜。
似汝年犹壮,如余老足伤。
应惭谢氏父,徒忆阮家郎。
识旷惟游衍,时艰可荐扬。
第须依竹径,未用羡罗囊。
卜卖严公术,医钞陆姓方。
暇仍研史册,閒亦爱诗章。
运至终超达,道穷姑退藏。
晴窗开药笼,雨馆倚书床。
苕水支支绿,淞云片片黄。
客行随处是,旅食在身彊。
白首摧颓甚,青春奔迅将。
频年同患难,此去莫凄凉。
木德迎新节,条风换岁阳。
萍踪如可合,处困更何乡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戴良所作的《岁除示侄十六韵》,以细腻的情感和深沉的哲思,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沧桑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许与自我激励。

首联“客里光阴速,天涯道路长”,开门见山,点出漂泊在外的诗人对时间飞逝、路途遥远的深切感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颔联“漂流知几处,奔走已三霜”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漂泊感,通过具体的“几处”、“三霜”等细节,形象地展现了诗人长期在外奔波的生活状态。

颈联“似汝年犹壮,如余老足伤”对比了侄子的年轻活力与自己的衰老之感,表达了对侄子未来的期许和对自己年华易逝的感慨。尾联“应惭谢氏父,徒忆阮家郎”则借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对家族传承和传统美德的重视,以及对侄子成长的期待。

中间部分“识旷惟游衍,时艰可荐扬。第须依竹径,未用羡罗囊。卜卖严公术,医钞陆姓方。暇仍研史册,閒亦爱诗章”则展示了诗人对学问和生活的态度,强调了在艰难时世中保持学习和追求的精神,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尾联“运至终超达,道穷姑退藏。晴窗开药笼,雨馆倚书床。苕水支支绿,淞云片片黄。客行随处是,旅食在身彊。白首摧颓甚,青春奔迅将。频年同患难,此去莫凄凉。木德迎新节,条风换岁阳。萍踪如可合,处困更何乡”则是对未来的展望和鼓励,表达了即使面对困境,也要保持乐观、坚韧不拔的态度,期待着新的机遇和转机的到来。同时,诗人也寄希望于侄子能成为家族的希望,共同面对未来的挑战。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家族传承和未来希望的寄托,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