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将佳节付闲身,独溯城南迤海滨
出处:《中秋步月用丁未海上韵》
清末近现代初 · 黄节
又将佳节付闲身,独溯城南迤海滨。
万态争看初上月,千秋强忆此宵人。
故乡饼果围儿女,短屋灯旗接比邻。
三载客游吾亦倦,渐愁双鬓有霜新。
万态争看初上月,千秋强忆此宵人。
故乡饼果围儿女,短屋灯旗接比邻。
三载客游吾亦倦,渐愁双鬓有霜新。
注释
佳节:节日。闲身:无事可做的人。
城南:城市南部。
迤海滨:沿着海边延伸。
万态:万物。
初上月:刚刚升起的月亮。
千秋:千年。
此宵人:今晚的人。
故乡饼果:家乡的节日食品。
儿女:孩子们。
短屋:简陋的小屋。
灯旗:灯火。
三载:三年。
客游:客居在外。
双鬓:两鬓。
霜新:新添的白发。
翻译
又要度过一个节日而我却无所事事,独自漫步城南,沿着海边走去。万物都在欣赏刚刚升起的月亮,千年回忆涌上心头,想起今晚的人。
家乡的饼果围绕着孩子和家人,简陋的小屋灯火通明,与邻居相连。
三年的客居生活让我感到疲惫,渐渐担忧双鬓增添新的白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中秋佳节独自漫步于城南临海之地的情景。开篇“又将佳节付闲身,独溯城南迤海滨”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孤独的心境,他一个人走在城南靠海的地方,感受着中秋的宁静与寂寞。
接着,“万态争看初上月,千秋强忆此宵人”写出了诗人对明月的赏析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月亮刚刚升起,各种景象都在争相展示其美丽,而诗人的心中却强烈地回忆着过去与亲人共度中秋之夜的情景。
“故乡饼果围儿女,短屋灯旗接比邻”描绘了一个温馨的画面:在故乡,那些传统的月饼和水果被孩子们围坐在一起享用,而简陋的小屋里,灯笼与邻居家相连,营造出一种节日的温暖气氛。
最后,“三载客游吾亦倦,渐愁双鬓有霜新”表达了诗人对长久漂泊生活的疲惫,以及随着时光流逝,头发渐渐变白的忧虑。这里的“三载”指的是长时间的客居生涯,而“吾亦倦”则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感受。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中秋月亮的描写,以及对故乡节日氛围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珍视、对亲情的怀念以及漂泊生活的疲倦与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