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那敢和,空此咏康哉
唐 · 权德舆
五更钟漏歇,千门扃钥开。
紫宸残月下,黄道晓光来。
辨色趋中禁,分班列上台。
祥烟初缭绕,威凤正裴回。
斧藻归全德,轮辕适众材。
化成风偃草,道合鼎调梅。
渥命随三接,皇恩畅九垓。
嘉言造膝去,喜气沃心回。
东阁延多士,南山赋有台。
阳春那敢和,空此咏康哉。
紫宸残月下,黄道晓光来。
辨色趋中禁,分班列上台。
祥烟初缭绕,威凤正裴回。
斧藻归全德,轮辕适众材。
化成风偃草,道合鼎调梅。
渥命随三接,皇恩畅九垓。
嘉言造膝去,喜气沃心回。
东阁延多士,南山赋有台。
阳春那敢和,空此咏康哉。
翻译
夜深五更时分,报晓的钟声停止,千家万户的大门打开。在皇宫上方,月亮已近残缺,清晨的阳光开始照耀。
官员们根据颜色辨别时辰,有序地进入中央禁地,排列在高台上。
吉祥的云雾环绕,威严的凤凰翩翩起舞。
皇帝的教诲如同斧凿,涵盖了所有美德,选拔人才如同车轮适应各种材料。
政策如春风使草木生长,治国之道使梅香和谐。
皇帝的恩泽随着三次接见而加深,皇恩浩荡遍及天下。
美好的言论近在咫尺,喜悦的气息滋润人心。
朝廷东阁欢迎众多贤士,南山的诗赋充满才情。
面对春天的美好,我怎敢妄加和诗,只能空自歌颂万民安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宫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敬畏之心和对国家安泰的美好祝愿。开篇“五更钟漏歇,千门扃钥开”写出了夜深人静之后,朝代更替、宫门大开的画面。“紫宸残月下,黄道晓光来”则是描绘了皇帝起居的地方还留有夜晚的余晖,而天际已经露出了黎明的曙光。
“辨色趋中禁,分班列上台”这一句展示了朝会时官员们按照等级、职责排列于台阶上的情景。“祥烟初缭绕,威凤正裴回”则是指宫廷中的吉祥气息已经弥漫,而威严的凤凰(象征皇帝)显现其尊贵的姿态。
“斧藻归全德,轮辕适众材”这两句表明了对品德全面、才华横溢的人才给予高度评价和期待。“化成风偃草,道合鼎调梅”则是比喻政令如春风之于草木,教化如鼎的调和之声,以及像梅花般坚韧不拔。
“渥命随三接,皇恩畅九垓”表达了对上天降福与皇帝恩泽广泛而深厚的赞美。“嘉言造膝去,喜气沃心回”则是诗人对美好的话语感到由衷的高兴和满足。
“东阁延多士,南山赋有台”写出了宫廷中吸引了许多才子学士,以及宫墙之内外布局的壮观。最后,“阳春那敢和,空此咏康哉”则是诗人在这美好的春日里,不忍心与别人争论,只能空自吟咏着国家太平无事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早朝宫廷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忠诚和对皇权的赞颂,同时也反映出唐代宫廷文化的繁华与官僚政治的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