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勤永嘉末,复闻正始音
出处:《张安道见示近诗》
宋 · 苏轼
人物一衰谢,微言难重寻。
殷勤永嘉末,复闻正始音。
清谈未足多,感时意殊深。
少年有奇志,欲和南风琴。
荒林蜩蚻乱,废沼蛙蝈淫。
遂欲掩两耳,临文但噫瘖。
萧然王郎子,来自缑山阴。
云见浮丘伯,吹箫明月岑。
遗声落淮泗,蛟鼍为悲吟。
愿公正王度,《祈招》继愔愔。
殷勤永嘉末,复闻正始音。
清谈未足多,感时意殊深。
少年有奇志,欲和南风琴。
荒林蜩蚻乱,废沼蛙蝈淫。
遂欲掩两耳,临文但噫瘖。
萧然王郎子,来自缑山阴。
云见浮丘伯,吹箫明月岑。
遗声落淮泗,蛟鼍为悲吟。
愿公正王度,《祈招》继愔愔。
拼音版原文
(
)
鉴赏
此首诗乃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所作,名为《和王定基唱歌》。诗中融合了对友情深厚、个人理想及自然景观的描绘,透露出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与艺术表达。
"人物一衰谢,微言难重寻" 表示人事变迁,旧时之交往已不复存在,难以再次寻觅。"殷勤永嘉末,复闻正始音" 则反映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记忆的怀念,以及对未来和谐之声的期待。
"清谈未足多,感时意殊深" 揭示了诗人与友人的清高对话,虽时间不长,却激起深深的情感波动。"少年有奇志,欲和南风琴" 显示出诗人年轻时期的非凡抱负,以及想要与南方之风相伴奏鸣。
"荒林蜩蚻乱,废沼蛙蝈淫" 描述了一种荒凉萧瑟的自然景象,而"遂欲掩两耳,临文但噫瘖" 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喧嚣之声想要逃避,只愿沉浸于书卷之间。
"萧然王郎子,来自缑山阴" 描绘了一位风度翩翩的男子从幽静的缑山来访,而"云见浮丘伯,吹箫明月岑" 则是诗人与友人在月色清朗之下共同赏析音乐的场景。
"遗声落淮泗,蛟鼍为悲吟" 表现了音乐余音袅绕,连蛟鼍也似乎被这音乐所感动,发出哀伤的声音。最后"愿公正王度,《祈招》继愔愔" 是诗人对朋友的期许和赞美之情,以及希望友谊能够长存。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个人情感及人际关系的描绘,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情感世界与高远的人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