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殿高凌银汉表,禅房多住白云间
出处:《题大潮寺》
明 · 沈晖
太湖西拥大潮山,万丈青莲一水环。
佛殿高凌银汉表,禅房多住白云间。
散花龙女乘风去,乞食山僧带雨还。
记得攀箩登绝顶,仰探月窟俯尘寰。
佛殿高凌银汉表,禅房多住白云间。
散花龙女乘风去,乞食山僧带雨还。
记得攀箩登绝顶,仰探月窟俯尘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大潮寺的壮丽景象与宁静氛围。诗人沈晖以细腻的笔触,将大潮山的雄伟与太湖的广阔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句“太湖西拥大潮山,万丈青莲一水环”开篇即展现了一幅山水交融的画面,太湖之水环绕着大潮山,仿佛万丈青莲在水中绽放,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寓意着生命的蓬勃与纯净。
接着,“佛殿高凌银汉表,禅房多住白云间”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神圣与超然。佛殿矗立于云霄之上,如同直插天际的银汉,禅房则隐匿于白云之中,隐喻着修行者的超脱与内心的宁静。
“散花龙女乘风去,乞食山僧带雨还”描绘了大潮寺中独特的景象与生活情境。龙女轻盈地在风中飘逸,而山僧则在雨中行乞,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佛教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体现了僧侣们生活的简朴与虔诚。
最后,“记得攀箩登绝顶,仰探月窟俯尘寰”表达了诗人对大潮寺的深刻印象和对自然与宇宙的敬畏之情。攀爬至山顶,仰望月窟,俯瞰尘世,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大潮寺的独特魅力和佛教文化的深远影响,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和宇宙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