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暖留山草宿,寒沁涧流潺全文

暖留山草宿,寒沁涧流潺

出处:《至袁州界
明 · 张弼
远使百蛮国,轻轺十月天。
暖留山草宿,寒沁涧流潺
风土谙多历,官寮厌曲拳。
天涯涵帝泽,先向海南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使者远赴边疆,历经百蛮国,行程长达十个月的艰辛旅程。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观与人文风情。

首句“远使百蛮国”,开篇即点明了使者所行之地的遥远与异域特色。“轻轺”指使者乘坐的轻便车辆,“十月天”则暗示了旅程之长,跨越了四季更迭。这两句既展示了使者不畏艰难的决心,也预示了旅途的漫长与挑战。

接着,“暖留山草宿,寒沁涧流潺。”描绘了途中自然环境的变化。山中草木在温暖的季节里生机勃勃,而寒冷时节则让溪水潺潺流淌,透露出一种自然界的和谐与动态美。通过对比暖寒,诗人巧妙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旅途的变换。

“风土谙多历,官寮厌曲拳。”这一联则转向对当地风俗习惯和官僚生活的描述。通过“谙多历”表达了使者对当地文化的深入了解和适应,而“官寮厌曲拳”则可能暗含了对官场规矩繁复、束缚人性的不满或讽刺。这里既有对外部世界的观察,也有对内部社会现象的反思。

最后,“天涯涵帝泽,先向海南宣。”总结了使者此行的目的与意义。天涯海角之处,帝王的恩泽得以传播,使者作为使者,肩负着宣示皇命、传递国家意志的重要使命。这一句不仅升华了主题,也体现了古代外交使者的崇高职责与伟大贡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使者远行的壮志豪情、对自然的敬畏、对文化的探索以及对使命的忠诚,是一首富有深意的边塞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