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峰绝崖气象古,亦复粲粲珊瑚钩
争雄角力转坤轴,旋磨尘世偕浮沤。
朝朝暮暮自消长,谁言于此随海鳅。
鸱革裹尸已尘土,未必怒怨卒未休。
看公立论屈前辈,笔端有力挽万牛。
孤峰绝崖气象古,亦复粲粲珊瑚钩。
分明掘见阴阳根,判断造化之深幽。
玄机发泄天帝嗔,此文正恐雷霆收。
不然亦似画鸟迹,长夜鬼哭声啾啾。
公自骑鲸去不返,满江明月芦花秋。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突兀:陡峭突起。鼓噪:大声喧哗。
貔貅:古代猛兽,这里代指军队。
浮沤:水面上的泡沫,比喻短暂的事物。
海鳅:比喻寿命短的人。
鸱革:鹰皮,象征威严或死亡。
气象:景象,气派。
珊瑚钩:形容色彩鲜艳。
阴阳根:宇宙生成的基本元素。
造化:自然的创造和变化。
玄机:深奥的道理或秘密。
雷霆收:比喻被严厉惩罚。
画鸟迹:比喻文字或图案。
鬼哭:象征悲伤或恐怖的气氛。
骑鲸:比喻超脱世俗或远行。
芦花秋:秋天的芦苇花,象征寂寥或离别。
翻译
银色山峦陡峭立于海边,深夜鼓噪声中万军齐吼。争夺霸权如同角力转动天地轴,世间万物如泡沫旋转。
日升日落,万物生长消亡,谁能说人如海鳅在此终老。
鹰皮裹尸已成尘土,愤怒与怨恨或许仍未平息。
先生的言论超越前辈,笔下力量能牵动万牛。
孤独的山峰屹立悬崖,景象古老而灿烂,如珊瑚般瑰丽。
清晰揭示了阴阳的根本,洞察造化的深邃奥秘。
天帝的愤怒在文字中显现,这篇文章恐怕会引来雷电。
否则就像画中的鸟迹,夜晚鬼哭声声凄厉。
您独自骑鲸离去不再返回,江面明月映照着秋芦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宏伟、壮丽的景象,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情感。开篇“银山突兀苍海头,夜半鼓噪万貔貅”两句,设定了一个雄浑险峻的自然景观,仿佛是对古代神话中仙境的描绘,充满了超现实的色彩。这里的“银山”和“苍海”,都是用来比喻高洁与辽阔的意象,而“夜半鼓噪万貔貅”则让人联想到一种神秘的力量在黑暗中苏醒。
接下来的“争雄角力转坤轴,旋磨尘世偕浮沤”两句,表现了一种对抗与冲突的情景,“角力转坤轴”似乎是在描述天地间的一场力量较量,而“旋磨尘世偕浮沤”则让人想象到时间的流逝和宇宙的轮回。
诗中也有对生命短暂、历史长河的感慨,如“朝朝暮暮自消长,谁言于此随海鳅。”这里的“朝朝暮暮”描绘了时间的不断流逝,而“随海鳅”的意象则给人以一种随波逐流的无力感。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鸱革裹尸已尘土,未必怒怨卒未休。”诗人通过对过往事件的回顾,表达了一种宿命论的思考。同时也透露出对过去恩怨的反思和释怀。
“看公立论屈前辈,笔端有力挽万牛”两句,则是对某位学者的赞誉,其文辞雄健,有着超凡脱俗的力量。而“孤峰绝崖气象古,亦复粲粲珊瑚钩”则让人联想到一种高洁与坚韧不拔的品格。
接下来的“分明掘见阴阳根,判断造化之深幽。”则是对宇宙和自然规律的探讨,诗人试图通过自己的智慧去洞察天地间的奥秘。
最后,“玄机发泄天帝嗔,此文正恐雷霆收”让人感受到一种敬畏自然、顺应天命的情怀。而“不然亦似画鸟迹,长夜鬼哭声啾啾。”则是对虚无缥缈之事的质疑和反思。
整首诗最后,“公自骑鲸去不返,满江明月芦花秋”则是一种超脱尘世、追求永恒的表达。这里的“骑鲸而去”,是对自由与解脱的向往,而“满江明月芦花秋”则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意境。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笔力,还透露出了他对宇宙、生命和历史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