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墉城,城近远,朝来暮去谁能免?九原若见杨家姑,应问妇来何太晚
出处:《南风叹》
明 · 李东阳
夕阳亭前车不发,南风吹尘暗城阙。
凌云醉客噤不言,蛙声乱起华林园。
城头簏车走??,洛阳少年美如玉。
宫中夜半牝鸡啼,千门万户皆翻覆。
金墉城,城近远,朝来暮去谁能免?九原若见杨家姑,应问妇来何太晚。
凌云醉客噤不言,蛙声乱起华林园。
城头簏车走??,洛阳少年美如玉。
宫中夜半牝鸡啼,千门万户皆翻覆。
金墉城,城近远,朝来暮去谁能免?九原若见杨家姑,应问妇来何太晚。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东阳的《南风叹》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的京城图景。夕阳西下,亭前的车马却未能启程,南风卷起尘土,笼罩了城池的楼阁。醉酒的游人沉默不语,耳边蛙鸣嘈杂,华林园内一片喧闹。城头上,一辆辆鹿车忙碌地穿梭,象征着权贵们的荣华富贵。诗人笔下的洛阳少年,英俊非凡,如同美玉。
夜半时分,宫中的雌鸡啼叫,暗示了宫廷内部的动荡不安,连千门万户都似乎感受到了这股翻天覆地的气息。诗人感慨金墉城内外,无论地位高低,人们都在朝来暮去的生活中难以逃脱命运的流转。最后,诗人想象如果在九泉之下的杨家姑能见到这些情景,或许会询问为何妇人(可能指代自己)的生活如此坎坷,为何来得如此迟缓。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明朝社会的变迁与个人的无奈,寓言性较强,富有深沉的历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