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晚秋至临蕃被禁之作赏析

晚秋至临蕃被禁之作

唐 · 佚名
一到荒城恨转深,数朝长叹意虽任。
昔日三军雄镇地,今时白草遍城阴。
隤墉穷巷无人迹,独树孤坟有鸟吟。
邂逅流移千里外,谁念恓惶一片心。

注释

一到荒城:第一次来到荒废的城市。
恨转深:遗憾、悲伤的情绪更加深刻。
数朝:连续几天。
长叹:深深的叹息。
意虽任:心中虽感到无可奈何。
昔日:过去。
三军:指代军队,泛指大量兵力。
雄镇:英勇镇守。
今时:现在。
白草:枯萎泛白的草,此处形容荒凉。
城阴:城墙的背阴处。
隤墉:倒塌的城墙。
穷巷:偏僻狭小的巷子。
无人迹:没有人的踪迹。
独树:单独的一棵树。
孤坟:孤独的坟墓。
有鸟吟:有鸟儿在啼叫,增添凄凉感。
邂逅:偶然遇见或发生。
流移:流离失所,迁徙漂泊。
千里外:极远的地方。
谁念:谁会关心。
恓惶:悲伤不安的样子。
一片心:指诗人自己凄苦的心情。

翻译

一踏入荒废的城池,心中的遗憾愈发沉重,连日来的叹息虽然无奈,却也难以平息。
这里曾是三军威武雄壮的驻守之地,而今只见遍城白草在城墙阴影下丛生。
坍塌的城墙旁,偏僻的小巷里人迹罕至,只有一棵孤独的大树下,坟茔伴随着鸟儿的悲鸣。
偶然间流离失所,远走千里之外,可又有谁能体恤这一片凄凉无助的心境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荒凉与沧桑的景象,充满了对过去繁华时期的怀念和现在废墟状态的哀伤。诗人通过对比昔日的军事强盛与今日的荒凉,表达了深深的忧虑和无尽的感慨。

"一到荒城恨转深" 表明诗人身处荒凉之地,心中的忧愁随着时间推移而加深。"数朝长叹意虽任" 则显示出诗人面对眼前的景象,不禁发出长叹,内心的感慨无以名状。

"昔日三军雄镇地,今时白草遍城阴" 是全诗中最为鲜明的对比。昔日的繁华与强盛,如今却只剩下荒凉的白草,这种对比不仅是景物的变迁,更是时代精神的消逝。

"隤墉穷巷无人迹,独树孤坟有鸟吟" 描述的是一幅废墟图景。城墙破败,小巷中已无人的踪影,只剩下孤零零的一棵树和荒凉的坟墓,还有偶尔传来的鸟鸣,这些都是时间流逝与生命消散的象征。

"邂逅流移千里外,谁念恓惶一片心" 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诗人远离家乡,漂泊在外,对于自己的处境和心情,却似乎无人能理解或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荒城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现今荒凉的深切感慨,以及个人命运与历史变迁之间的无力感。每一句都渗透着诗人的忧伤和对美好时光无法挽留的哀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