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知开处好,谁向落时看
出处:《孤山梅后》
宋 · 顾逢
晴雪白漫漫,山中几树残。
但知开处好,谁向落时看。
影不随流水,香犹在曲阑。
飞来和靖鹤,相对立前滩。
但知开处好,谁向落时看。
影不随流水,香犹在曲阑。
飞来和靖鹤,相对立前滩。
注释
晴雪:阳光下的白雪。白漫漫:一片洁白无边。
山中:山里。
几树残:少数几棵树还剩下。
但知:只知。
开处好:花开的时候很美。
落时看:花落的时候有人欣赏吗。
影不随:花影不会跟随。
流水:流水。
香犹在:香气仍然存在。
曲阑:弯曲的栏杆。
飞来:飞来的。
和靖鹤:指宋代诗人林逋的爱鹤,以其隐居西湖孤山而闻名。
相对:面对面。
立前滩:站立在河滩前。
翻译
阳光下的雪白茫茫一片,山中的树木还有几棵零星残留。只知道花开的时候美,却无人欣赏花落的瞬间。
花影不会随着流水移动,香气依然留在曲折的栏杆旁。
飞来的和靖鹤,静静地立在河滩前与花相对。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冬季山中的景象,"晴雪白漫漫"展现出雪后的清新明亮,而"山中几树残"则点出梅花在严寒中凋零的凄美。诗人并未直接赞美梅花盛开时的艳丽,而是通过"但知开处好,谁向落时看"表达对梅花盛开时的欣赏和对其凋零的惋惜,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影不随流水,香犹在曲阑"进一步强调了梅花虽落犹有余香,形象生动地刻画了梅花的高洁品质。
最后一句"飞来和靖鹤,相对立前滩"引入了宋代文人林逋(字和靖)的典故,以鹤的姿态象征梅花的孤高与纯洁,与前文的梅花形成呼应。整首诗通过对残梅的描绘,寄寓了诗人对梅花坚韧品格的赞美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具有浓厚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