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善与祸淫,此理今则那
出处:《寓怀二首》
明 · 罗周
有兔正爰爰,雉乃罹于罗。
福善与祸淫,此理今则那。
醇风日浇漓,笑谈生矛戈。
陆行畏巉岩,水往多风波。
兀坐若无觉,秋风振庭柯。
福善与祸淫,此理今则那。
醇风日浇漓,笑谈生矛戈。
陆行畏巉岩,水往多风波。
兀坐若无觉,秋风振庭柯。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罗周的《寓怀二首(其二)》描绘了一幅寓意深远的画面。诗中以兔子被捕和雉鸟遭网为起兴,暗示了世间善恶报应的道理,即行善者得福,作恶者必受祸。诗人批评社会风气日益败坏,人们之间的交往充满了虚伪与争斗,如同饮酒过度导致醇厚之风变得淡薄,言谈间竟生出敌意。接下来,诗人借景抒怀,指出世事艰难,人在陆地行走要提防险峻,水上行舟则难避风浪。他独自静坐,似乎对这一切变迁无动于衷,但秋风吹过庭院的树木,又仿佛在提醒他时光流转,人事如梦。整首诗寓言性强,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及对淳朴风尚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