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自古战争中,国殇宁有此全文

自古战争中,国殇宁有此

出处:《咏古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荥阳诸女子,功与纪信似。
夜出冒楚围,披甲为战士。
楚军似刈刍,血流作渠水。
君王既无兵,妇女相驱使。
幸有三千人,可以代披靡。
楚军虽受欺,流涕亦不止。
妾命甘如尘,得无大王耻。
自古战争中,国殇宁有此

鉴赏

这首诗《咏古(其十八)》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表达了对古代女性英勇行为的赞美和对战争残酷性的反思。

诗中的“荥阳诸女子”指的是历史上那些在战争中表现出非凡勇气的女性,她们的行为与汉朝时期冒死救刘邦的纪信相类似。诗中描绘了这些女性在夜晚勇敢地冲出楚军的包围,披上铠甲,成为战场上的战士。这一场景展现了她们不畏生死、勇于牺牲的精神。

接着,诗人描述了楚军在面对这些勇敢的女性时,如同割草一般轻易地将她们击败,鲜血流淌形成沟渠。这不仅体现了战争的残酷,也暗示了楚军的无情和女性牺牲的悲壮。

诗中提到“君王既无兵”,暗示了领导者的无能或无力,使得女性不得不站出来承担保护国家的责任。尽管只有三千人,但她们的勇气足以抵挡敌人的攻势,象征着即使在劣势下,人类的意志和决心也能发挥巨大作用。

最后,诗人感慨于战争中女性的牺牲,以及这种牺牲所带来的耻辱感。他指出,自古以来,战争中不乏英勇的牺牲者,但像这样由女性主动承担重任的情况却极为罕见,这不仅是对女性勇气的肯定,也是对战争残酷性和人性光辉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屈大均对历史事件的独特见解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富有情感和思想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