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长安黑头公,玉勒朝金闺全文

长安黑头公,玉勒朝金闺

出处:《信州禅月台上
宋 · 朱松
玉峰点寥廓,霄汉疑可梯。
玉水环城阴,滟滟方拍堤。
层台擅二美,吾策时一携。
何当蜡我屐,更欲照以犀。
尘劳不相赦,竟类穷途迷。
我生麋鹿尔,不羡驾辂骊。
向来丘壑怀,语发人所诋。
长安黑头公,玉勒朝金闺
山林出戏言,广已无端倪。
谁收遮日手,归把耕雨犁。
纷纷尘土中,等是舞瓮鸡。
颇闻山水间,幽子饭藿藜。
行当践此语,绝境同攀跻。

拼音版原文

fēngdiǎnliáokuòxiāohàn

shuǐhuánchéngyīnyànyànfāngpāi

céngtáishànèrměishíxié

dānggèngzhào

chénláoxiāngshèjìnglèiqióng

shēng鹿ěrxiànjiàlüè

xiàngláiqiū怀huáirénsuǒ

chángānhēitóugōngcháojīnguī

shānlínchūyán广guǎngduān

shuíshōuzhēshǒuguīgēng

fēnfēnchénzhōngděngshìwèng

wénshānshuǐjiānyōufànhuò

xíngdāngjiànjuéjìngtóngpān

注释

寥廓:广阔无垠。
霄汉:天空、云霄。
尘劳:世俗的劳苦。
麋鹿:比喻淡泊名利的人。
丘壑:山川、自然景色。
黑头公:指年轻的官员。
玉勒:玉装饰的马嚼子,形容贵重的马车。
广已无端倪:事情已经无法挽回或预料。
耕雨犁:农耕生活,比喻回归自然。
舞瓮鸡:比喻在尘世中忙于琐事的人。
幽子:隐士。
藿藜:豆叶和藜草,代指简朴的食物。

翻译

玉峰点缀在广阔的天空下,仿佛可以攀登天梯。
清澈的流水环绕着城市,波光粼粼拍打着堤岸。
高台兼具秀美与壮丽,我时常携带心中的理想。
何时能穿上蜡制木屐,用犀角照亮这美景。
世俗劳碌无法宽恕,如同迷失在穷途末路。
我就像一只麋鹿,不羡慕华丽的马车。
长久以来,我对山水之志被人嘲笑。
那些身居高位的官员,驾驭着玉饰马车出入宫廷。
山林间的戏言,如今看来已无从寻觅。
谁能收起遮挡阳光的手,回归田园耕耘播种。
在这纷纷扰扰的尘世中,人们如瓮中鸡一般忙碌。
听说在山水之间,隐士们以豆叶和藜草为食。
我将践行这些话语,与你一同攀登那绝美的境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信州禅月台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情感寄托。首句“玉峰点寥廓”以玉峰点缀广阔的天空,给人以高远辽阔之感;“霄汉疑可梯”则表达了登临之意,暗示禅月台的高峻。接下来,“玉水环城阴,滟滟方拍堤”写出了清澈的流水环绕城市,波光粼粼,拍打着堤岸,景色宜人。

诗人感慨自己有机会时常登临这美景:“层台擅二美,吾策时一携。”然而,他感叹世俗的纷扰无法解脱:“尘劳不相赦,竟类穷途迷。”他自比为麋鹿,表示不羡慕官场生活,表达对丘壑山林的向往。“向来丘壑怀,语发人所诋”揭示了他的话语常常被误解,与京城权贵形成对比。

“长安黑头公,玉勒朝金闺”暗指京城官员,而“山林出戏言,广已无端倪”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讽刺。他期待能回归自然,过上简朴的生活:“谁收遮日手,归把耕雨犁。”在尘世的喧嚣中,他希望能像隐士一样在山水之间寻找宁静。

最后两句“纷纷尘土中,等是舞瓮鸡”再次强调了对尘世的厌倦,而“颇闻山水间,幽子饭藿藜”则描绘了理想中的隐逸生活。诗人决定践行自己的诺言,去追寻那绝境中的攀登之路,以实现内心的追求。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思考与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