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房富贵有谁同,保守多因训戒功
出处:《戚里》
明 · 徐溥
椒房富贵有谁同,保守多因训戒功。
同向清时重名爵,祗将清俭作家风。
同向清时重名爵,祗将清俭作家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徐溥的《戚里(其二)》描绘了一种富贵家庭中独特的价值观。"椒房富贵有谁同"开篇以椒房比喻显赫的宫廷富贵,暗示这种荣华并非寻常人能共享。接着,"保守多因训戒功"强调了家族的繁荣和地位得以长久维系,主要归功于严格的家教和训诫,体现了儒家伦理中的家庭教育观念。
"同向清时重名爵"表达了在清明的时代背景下,家族成员重视名誉和爵位,但更注重的是通过清廉的品行来赢得这些荣誉。最后,"祗将清俭作家风"点明了这个家族以清廉节俭为家风,视之为传家宝,这是对财富观的高尚诠释,也反映了古代士大夫阶层对于道德操守的坚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戚里之家的视角,揭示了富贵之家如何通过教育和品德修养保持家族的荣耀,体现了明朝时期儒家伦理对于社会精英阶层的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