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尔飞天镜,犹疑挂夕曛
出处:《七月十三日夜坐月寄蒙山子》
明 · 胡直
忽尔飞天镜,犹疑挂夕曛。
竹光侵案泠,花气入书氛。
中年偏爱月,游子剧瞻云。
揽结难盈手,那能持赠君。
竹光侵案泠,花气入书氛。
中年偏爱月,游子剧瞻云。
揽结难盈手,那能持赠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七月十三日夜坐赏月的情景,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首句“忽尔飞天镜”以“飞天镜”比喻月亮,生动地展现了月光如镜般明亮、清冷的特点,仿佛从天际飞来,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接着“犹疑挂夕曛”则通过“夕曛”(傍晚的余晖)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月亮的皎洁与明亮。
“竹光侵案泠,花气入书氛”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景象融入室内,竹光似乎有意无意地侵入书桌,花香也悄悄弥漫在书卷之间,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充满诗意的氛围。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中年偏爱月,游子剧瞻云”则表达了诗人对月色的喜爱以及对远方游子的深切关怀。中年的诗人或许更加懂得月色的温柔与深沉,而游子在外漂泊,对云彩的仰望可能寄托了他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揽结难盈手,那能持赠君”表达了诗人想要将这份美好与思念传递给远方的朋友,却只能空留心中情感,难以具体表达的无奈与遗憾。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