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间真有最幽浔,谁向溪头问源委
出处:《后洞》
明 · 霍与瑕
南一山,北一山,南北周遭十里间。
乱石峨峨分紫闼,长松落落照澄湾。
东一水,西一水,东西洄薄无涯涘。
细流清浅大流长,高树檠青低散紫。
此间真有最幽浔,谁向溪头问源委。
我爱仙村有道翁,从来生长百山中。
山水不知几行乐,渊源应自有高踪。
青春结伴山前路,傍柳随花江口渡。
自言身世本天台,飘飘谁共云间步。
洞口寻春未是春,与君更进更清真。
一湾一曲一翻景,千壑千邱千样新。
行行直到源穷处,三十六天同一署。
万花黄白总悠悠,一色沧浪无限趣。
由来乌利紫姑诸老仙,都离鸡犬断人烟。
深山久静抱贞一,体任虚无合自然。
后洞后洞是诸天,人间别有一山川,我欲从君种玉田。
乱石峨峨分紫闼,长松落落照澄湾。
东一水,西一水,东西洄薄无涯涘。
细流清浅大流长,高树檠青低散紫。
此间真有最幽浔,谁向溪头问源委。
我爱仙村有道翁,从来生长百山中。
山水不知几行乐,渊源应自有高踪。
青春结伴山前路,傍柳随花江口渡。
自言身世本天台,飘飘谁共云间步。
洞口寻春未是春,与君更进更清真。
一湾一曲一翻景,千壑千邱千样新。
行行直到源穷处,三十六天同一署。
万花黄白总悠悠,一色沧浪无限趣。
由来乌利紫姑诸老仙,都离鸡犬断人烟。
深山久静抱贞一,体任虚无合自然。
后洞后洞是诸天,人间别有一山川,我欲从君种玉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幽静。诗人以“南一山,北一山”开篇,勾勒出群山环绕的地理环境,随后通过“乱石”、“长松”、“东一水,西一水”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山间水畔的自然景观。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细流清浅大流长”、“高树檠青低散紫”,既展现了水流的动态美,也突出了树木的层次感。
接着,诗人引入了“此间真有最幽浔”,引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仙村”的想象。通过“我爱仙村有道翁”这一句,将个人情感与自然美景相融合,表达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追求。诗中的“青春结伴山前路,傍柳随花江口渡”描绘了春日里人们在山水间自由游走的情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自言身世本天台,飘飘谁共云间步”则进一步深化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渴望。最后,“洞口寻春未是春,与君更进更清真”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探索自然之美的决心,以及对纯净、真挚情感的追求。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独特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