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令地免晋国赤,亦不水似尧时洪
出处:《次韵蒋教授喜雨》
宋 · 王十朋
我来遥自东瓯东,贤非朱邑乡守桐。
半年为郡治亡状,四月不雨心忧农。
水田龟拆秧已老,云霓望断天穹隆。
少学春秋老欲用,区区愿请应上公。
真人不待瓣香祷,紫帽已有微云蒙。
沛然一雨四境足,眼见䆉稏青连空。
皇天爱民恕守罪,有始其赐宁无终。
既令地免晋国赤,亦不水似尧时洪。
广文先生坐绛帐,忧国心与黄堂同。
挥毫作诵继吉甫,开卷穆穆生清风。
半年为郡治亡状,四月不雨心忧农。
水田龟拆秧已老,云霓望断天穹隆。
少学春秋老欲用,区区愿请应上公。
真人不待瓣香祷,紫帽已有微云蒙。
沛然一雨四境足,眼见䆉稏青连空。
皇天爱民恕守罪,有始其赐宁无终。
既令地免晋国赤,亦不水似尧时洪。
广文先生坐绛帐,忧国心与黄堂同。
挥毫作诵继吉甫,开卷穆穆生清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的《次韵蒋教授喜雨》,通过描绘一场久旱后的及时雨,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以及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
诗中首先描述了诗人从遥远的东瓯之地来到此地,目睹了地方官员因治理不当导致的荒凉景象和农民因长时间干旱而焦急的心情。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虽年事已高但仍渴望为国家效力的心愿,并相信真正的圣人无需借助香火祈求,自然界的云雾已经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水。随后,诗人描绘了雨水倾盆而下的壮观景象,不仅解除了土地的干涸,也滋润了庄稼,使田野一片葱绿。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上天眷顾百姓的感激之情,认为这场雨不仅是暂时的恩赐,更是长久福祉的开始。最后,诗人以广文先生(古代对学者的尊称)的形象自比,表示自己在绛帐(古代讲学之所)中,忧国之心与朝廷官员相同,通过创作诗歌来表达对国家的关怀,使得阅读之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平和的氛围。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力,也体现了他对社会民生的深切关注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通过描绘喜雨之景,诗人寄托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人民幸福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