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卢不解担当得,火种只今无地埋
出处:《古樵》
宋 · 释绍昙
七佛已前曾卖弄,分明一块烂枯柴。
老卢不解担当得,火种只今无地埋。
老卢不解担当得,火种只今无地埋。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古樵》由宋代诗人释绍昙所作,以“古樵”为题,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七佛已前曾卖弄”,借用佛教中七佛的典故,暗示在佛陀之前,即在历史的长河中,已有高人智者展示过非凡的智慧与能力。这里的“卖弄”并非贬义,而是指那些卓越之士以其超凡脱俗的才华,向世人展示了人生的多种可能。
次句“分明一块烂枯柴”,将人生比作“烂枯柴”,形象地描绘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以及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消逝的状态。这一比喻既表达了对生命易逝的感慨,也暗含着对人生价值的深思。
第三句“老卢不解担当得”,“老卢”可能是诗人虚构的人物,这里通过“老卢”无法承担起烂枯柴的重量,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沉重与不易承受。同时,这也暗示了面对生命与时间的挑战时,人们往往感到无力与困惑。
最后一句“火种只今无地埋”,“火种”象征着希望、智慧或生命力,而“无地埋”则表达了在现代社会中,这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似乎找不到合适的土壤得以传承与发扬。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于现代社会中精神价值失落的忧虑,以及对如何保存和传递人类智慧的深深思考。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探讨了生命的意义、时间的流逝以及人类智慧的传承等问题,语言简洁而寓意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