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与诸郎饱黄卷,桂林还见长孙枝
出处:《题汪祖义桂林堂》
宋 · 李弥逊
彼苍曾不与人期,胜事由来德所基。
闭户一经真有子,传家三世定逢时。
摛词自得江山助,种学宁求燕雀知。
寄与诸郎饱黄卷,桂林还见长孙枝。
闭户一经真有子,传家三世定逢时。
摛词自得江山助,种学宁求燕雀知。
寄与诸郎饱黄卷,桂林还见长孙枝。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彼苍:指天空,古人常以此象征天意或命运。期:约定,预设。
胜事:美好的事情。
德所基:美德的基础。
一经:一部经典,这里指专注读书。
传家三世:家族连续三代传承。
摛词:施展文采,创作诗词。
种学:积累学问。
燕雀:比喻见识浅陋之人。
黄卷:泛指书籍,古时纸张黄色,故称黄卷。
桂林:古代桂林之地,这里代指人才辈出的地方。
长孙枝:子孙繁衍,比喻后代昌盛。
翻译
苍天从未预先约定,美好的事物源于美德的根基。深居简出研读经书的人确有贤德,家族三代必将时来运转。
创作诗词自然得到江山的助力,耕耘学问岂能期待麻雀理解。
把这些知识传授给儿郎们,让他们饱读诗书,未来桂林之地必有他们子孙繁盛。
鉴赏
这首诗是一篇表达个人修养与学术传承的佳作。开篇“彼苍曾不与人期,胜事由来德所基”两句,意味着作者不以功名显赫为目标,而是追求内心的道德积淀,这是成就一番伟业的根本。
接着,“闭户一经真有子,传家三世定逢时”表明作者注重家庭教育,一门之内有一人能够继承其学问,并且能够在适当的时候展现出来。这也体现了作者对于个人修养与家族文化传承的重视。
“摛词自得江山助,种学宁求燕雀知”则是说作者通过文学创作获得心灵上的满足,不需要他人的认可或评价,只要内心有所寄托即可。这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个人修养的追求,以及对知识和学问的珍视。
最后,“寄与诸郎饱黄卷,桂林还见长孙枝”则是在告诫后人,要充分利用书籍中的智慧(黄卷),并且希望在美好的自然环境中(桂林)能够看到家族的繁衍和学术的传承。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修养、家庭教育、文学创作以及学术传承的阐述,展现了作者对于生活和学问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于家族文化永续发展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