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天涯岂但鞅掌劳,膝下惟知别离苦全文

天涯岂但鞅掌劳,膝下惟知别离苦

出处:《送缺生还乡
明 · 李昌祺
羡子翩翩世莫测,三十今犹隐乡国。
陈平非是困长贫,贾谊终当射奇策。
于今应暂赋闲居,钓水樵山心自娱。
甘旨时供二亲养,灯窗夜对一床书。
昨日公车召尊府,青云有官未曾补。
天涯岂但鞅掌劳,膝下惟知别离苦
岁月蹉跎会面违,回头又复念重闱。
柴门落照迎归客,童稚升堂竞挽衣。
有才勿向山林老,功名在人须及早。
胡为寂寞环堵中,穷巷年年长秋草。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送缺生还乡》表达了对友人缺生的赞赏与关切之情。首句“羡子翩翩世莫测”描绘了缺生超凡不俗的风度,难以揣摩其深藏不露的性格。接着,“三十今犹隐乡国”感叹他虽已年至三十,却依然选择隐居乡间。

诗中提到陈平和贾谊两位历史人物,暗示缺生并非因贫困而隐居,而是有着更高的抱负和策略。诗人认为缺生此时应享受闲居生活,以垂钓砍柴自得其乐,同时不忘孝敬双亲,夜晚读书陪伴家人。

“昨日公车召尊府”表明缺生曾被朝廷征召,然而并未立即赴任,暗示他内心有所犹豫或有其他考虑。诗人感慨缺生远离官场,不仅承受着天涯奔波之苦,更忍受着与家人的分离之痛。

“柴门落照迎归客”描绘出一幅温馨的画面,缺生归来,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迎接,表现出家庭的和睦与亲情的深厚。最后四句劝诫缺生,才华不应埋没于山林,功名应在年轻时积极追求,不要让岁月蹉跎,空留满院秋草。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缺生的赞赏,又有对他的规劝,体现了诗人对友人命运的关注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