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游人行变橘,逝者遽焚芝全文

游人行变橘,逝者遽焚芝

出处:《伤顾学士
隋末唐初 · 孔绍安
迢遰双崤道,超忽三川湄。
此中俱失路,思君不可思。
游人行变橘,逝者遽焚芝
忆昔江湖上,同咏子衿诗。
何言陵谷徙,翻惊邻笛悲。
陈根非席卉,穗帐异书帷。
与善成空说,歼良信在兹。
今日严夫子,哀命不哀时。

拼音版原文

tiáoshuāngxiáodàochāosānchuānméi
zhōngshījūn

yóurénxíngbiànshìzhěfénzhī
jiāngshàngtóngyǒngjīnshī

yánlíngfānjīnglínbēi
chéngēnfēihuìsuìzhàngshūwéi

shànchéngkōngshuōjiānliángxìnzài
jīnyánāimìngāishí

注释

迢遰:遥远的样子。
双崤道:崤山的两个峡谷,古代交通要道,常指险峻之路。
超忽:飞快地越过。
三川湄:三川即黄河、洛水、伊水,湄指岸边。
俱失路:都迷失了道路,比喻迷茫或失去方向。
思君不可思:很想念你,但这种思念难以言表。
游人:旅行的人,此处可能有深层寓意。
变橘:典故出自《晏子春秋》,喻指化为异物,此处或指变化无常。
逝者:去世的人。
焚芝:芝草为仙药,焚芝象征生命的快速消逝。
江湖上:泛指远离朝廷的民间或流浪生活。
子衿诗:《诗经》中的一篇,常用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陵谷徙:山陵河谷变迁,比喻世事巨变。
邻笛悲:典故出自《世说新语》,听到邻家笛声而感伤,比喻因外界事物触动内心的哀伤。
陈根:老树根,比喻陈旧的事物。
席卉:席上的花草,比喻日常生活中常见之物。
穗帐:用稻穗装饰的帷幕,可能指简陋或特殊的居所。
书帷:书卷环绕的环境,比喻文人学者的生活环境。
与善:行善,做好事。
成空说:变成空洞的谈论,没有实际行动。
歼良:残害善良的人。
信在兹:确实发生在此。
严夫子:对严先生的尊称,可能指代某一品德高尚但遭遇不幸的人物。
哀命:哀叹个人的命运。
哀时:哀叹时局,时代。

翻译

远行经过双崤的险峻道路,飞快地掠过三川的岸边。
在这里我们都迷失了方向,思念你却无法表达。
旅行的人仿佛变成了传说中的橘,离世的人迅速如燃烧的灵芝。
回忆往昔我们在江湖上的日子,一同吟诵着那首《子衿》诗。
谁曾想山陵河谷变迁,反而被邻近的笛声触动悲伤。
陈旧的根不是坐席上的花草,稻穗做的帷幕与书卷的世界大不相同。
行善成了空谈,残害忠良的事实确凿无疑。
如今的严先生,哀叹命运而不哀叹时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切的怀念之情和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哀叹。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变迁,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感慨和失落。"迢遰双崤道,超忽三川湄",开篇即以宏大景象勾勒出一幅山水画卷般的意境,表明诗人行走在崎岖的道路上,心中充满了思念之情。接着"此中俱失路,思君不可思",诗人借失落之感表达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但这种思念又是那么的渺茫和难以触及。

在接下来的几句里,"游人行变橘,逝者遽焚芝",通过游人对橘子味道变化的感受,以及逝去者留下的只剩香气的芝草,诗人表达了时光易逝和物是人非的哀伤。"忆昔江湖上,同咏子衿诗",则是诗人回忆与友人在江湖之上共同吟诵诗歌的情景,这种美好的往事现在只能是记忆中的片段。

"何言陵谷徙,翻惊邻笛悲"一句,通过对地理变迁的提问和对邻里间笛子声响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过去美好时光的不舍和哀叹。最后几句"陈根非席卉,穗帐异书帷。与善成空说,歼良信在兹",则是对过往友情的追忆和缅怀,以及这种友情如今已经成为一种虚幻的存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世界。它不仅是一种个人情感的表达,也是对人世间离合悲欢的一种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