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前幼学儿,读书窗下此从师
出处:《州学遇刘元煇胡子游二首 其一》
宋末元初 · 方回
五十年前幼学儿,读书窗下此从师。
前脩何限惊埋没,往事无踪隔乱离。
蝉挟晚风穿故阁,蜗凭宿雨蛀残碑。
谁怜昔日垂髫友,白首相逢共赋诗。
前脩何限惊埋没,往事无踪隔乱离。
蝉挟晚风穿故阁,蜗凭宿雨蛀残碑。
谁怜昔日垂髫友,白首相逢共赋诗。
注释
五十年前:指过去的时间。幼学儿:年幼的学生。
读书窗下:在窗边读书。
此从师:跟随老师学习。
前脩:前辈们。
何限:有多少。
惊埋没:才华被埋没。
往事:过去的经历。
无踪:无迹可寻。
隔乱离:因战乱而中断。
蝉:昆虫。
晚风:傍晚的风。
故阁:旧阁楼。
蜗:蜗牛。
宿雨:夜晚的雨水。
蛀残碑:侵蚀残破的石碑。
垂髫友:童年朋友。
白首相逢:老年重逢。
共赋诗:一起作诗。
翻译
五十年前我还是个年幼的学生,就在窗下跟随老师学习。那些前辈们的才华被埋没了多少,过去的时光因战乱而无迹可寻。
蝉在傍晚的风中穿过旧阁,蜗牛借着夜晚的雨水侵蚀残破的石碑。
谁能同情那些曾经的童年朋友,我们在白发苍苍时重逢,一起作诗吟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回忆五十年前在学塾中读书的情景,感慨于时光流逝和往事的消散。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如蝉虫在晚风中穿过旧屋,蜗牛依附在雨后残破的碑上,表达了对昔日同窗之情的怀念以及时光易逝、事物无常的感慨。最后,诗人提到与老朋友相遇共赋诗歌,透露出一种超越时间的友谊和文学的情操。
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质朴而含蓄,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的深沉情怀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