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部能教阴雨晴,渡河还遣浊流清
出处:《次韵梧山中丞寄别东塘侍史八首》
明 · 边贡
行部能教阴雨晴,渡河还遣浊流清。
愿磨中岳山头石,记取西江御史名。
愿磨中岳山头石,记取西江御史名。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边贡所作的《次韵梧山中丞寄别东塘侍史八首》中的第三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和寓言意味,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官场世态的深刻洞察。
首句“行部能教阴雨晴”,以“行部”象征官员的巡视或治理行为,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官吏的政绩联系起来,暗示通过有效的治理,可以改变恶劣的天气,比喻官员有能力改善地方的环境和民生。这里的“阴雨”象征着社会的不公、困难或混乱,“晴”则代表了治理后的和谐、繁荣和进步。
次句“渡河还遣浊流清”,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渡河象征着跨越难关或解决复杂问题,而“浊流清”则寓意着通过努力,原本浑浊的社会风气或问题得以澄清,社会秩序得到恢复和改善。这不仅是对友人能力的认可,也是对友人在官场中坚持正义、清除腐败、促进公平的赞许。
后两句“愿磨中岳山头石,记取西江御史名”,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中岳山是中国五岳之一,象征着崇高和坚定;“磨山头石”则是对友人品格和意志的赞美,意指希望友人像磨砺石头一样,坚韧不拔,保持高尚的品质。同时,诗人也希望友人能够留下自己的名字在西江(可能象征着友人的任职地或影响范围)的御史名册上,意味着友人不仅在任期内有所作为,更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为后人所铭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象征,展现了边贡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对其官场表现的高度评价,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和社会公正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