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登意未遂,拄笏成遐思
出处:《晓泛太湖望洞庭两山》
清 · 朱逢泰
山水吾夙契,况当春晓时。
帆移万顷中,放浪吟新诗。
一钩残月堕,天半凉风吹。
渺渺渔歌起,隐隐沙鸥飞。
参差两洞庭,云水相依微。
遥看岚岫淡,一抹如修眉。
欲登意未遂,拄笏成遐思。
俄焉山色朗,晴霞开朝晖。
鸡声闻远浦,扣舷任所之。
帆移万顷中,放浪吟新诗。
一钩残月堕,天半凉风吹。
渺渺渔歌起,隐隐沙鸥飞。
参差两洞庭,云水相依微。
遥看岚岫淡,一抹如修眉。
欲登意未遂,拄笏成遐思。
俄焉山色朗,晴霞开朝晖。
鸡声闻远浦,扣舷任所之。
鉴赏
这首清代朱逢泰的《晓泛太湖望洞庭两山》描绘了诗人清晨泛舟太湖,欣赏美景的情景。首句“山水吾夙契”,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山水的深厚缘分。接着,“帆移万顷中,放浪吟新诗”写诗人乘船在广阔湖面畅游,灵感涌现,赋诗抒怀。
“一钩残月堕,天半凉风吹”描绘了黎明时分的宁静景色,残月西沉,凉风微拂,为画面增添了几分凄美。接下来,“渺渺渔歌起,隐隐沙鸥飞”通过渔歌和沙鸥的动态,展现出湖上的生机与活力。
“参差两洞庭,云水相依微”聚焦于远处的洞庭湖,云雾缭绕,湖光山色交融,如诗如画。诗人远眺,“遥看岚岫淡,一抹如修眉”,将山峦比作女子的秀眉,形象生动。然而,“欲登意未遂,拄笏成遐思”,表达了诗人未能登临的遗憾,只能倚杖凝望,思绪飘渺。
最后,“俄焉山色朗,晴霞开朝晖”描述了天气转晴,朝霞映照,湖面焕发出明亮的光辉。而“鸡声闻远浦,扣舷任所之”以鸡鸣声和划船的动作收尾,诗人随心所欲,任船漂流,结束了一天的旅程。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太湖的春晓景色,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闲适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