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复九日,久客畏高临
出处:《九日集独髻山》
明 · 傅汝舟
九日复九日,久客畏高临。
云使乡心近,江承秋气深。
杂花难似菊,孤雁不随禽。
非君重节物,谁肯到松林。
云使乡心近,江承秋气深。
杂花难似菊,孤雁不随禽。
非君重节物,谁肯到松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感。"九日复九日,久客畏高临",点出了诗人在异地度过的重阳节,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高处景色的畏惧,暗含着远离故土的孤独与无奈。
"云使乡心近,江承秋气深",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云彩仿佛拉近了诗人与故乡的距离,而江水则承载着秋天的深沉气息,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杂花难似菊,孤雁不随禽",以菊花和孤雁为喻,菊花虽美,却难以比得上故乡的菊花,孤雁独自飞翔,不随其他鸟群,象征着诗人孤独的漂泊生活,以及对自由与归属感的渴望。
"非君重节物,谁肯到松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待与感激。在这样的节日里,如果不是有知音相伴,又有谁能理解并愿意来到这松林中一同度过呢?这句话既是对友人情谊的赞美,也是对孤独生活的无奈与渴望有人陪伴的心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时的孤独、思念与对友情的渴望,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