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有好学名,得之直从幼
出处:《送杨君谦》
明 · 吴宽
子有好学名,得之直从幼。
矻矻忘其疲,每以夜为昼。
谁令不自爱,坐与简编斗。
旋致心腹间,有病见脉候。
乡人尝谓子,文笔真似舅。
舅也昔养疴,亦在掇科后。
七日仪部官,在告月且又。
服药未见功,具疏遂入奏。
昨朝获愈音,颜面喜欲皱。
西风作新寒,南去不可逗。
相过一何疏,相别一何骤。
子去固欣然,孰与箴老缪。
惟子有书癖,舍书莫能救。
譬如病酒人,戒饮貌愈瘦。
何如稍饮之,病去渐复旧。
子病偶类兹,简编实醇酎。
茹多仍吐之,纸上发奇秀。
三年当复来,观子所成就。
矻矻忘其疲,每以夜为昼。
谁令不自爱,坐与简编斗。
旋致心腹间,有病见脉候。
乡人尝谓子,文笔真似舅。
舅也昔养疴,亦在掇科后。
七日仪部官,在告月且又。
服药未见功,具疏遂入奏。
昨朝获愈音,颜面喜欲皱。
西风作新寒,南去不可逗。
相过一何疏,相别一何骤。
子去固欣然,孰与箴老缪。
惟子有书癖,舍书莫能救。
譬如病酒人,戒饮貌愈瘦。
何如稍饮之,病去渐复旧。
子病偶类兹,简编实醇酎。
茹多仍吐之,纸上发奇秀。
三年当复来,观子所成就。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吴宽的《送杨君谦》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好友杨君谦勤奋好学的赞赏以及对他未来的期待。诗中描绘了杨君自幼好学,废寝忘食,甚至以夜继日地研读典籍,以至于乡人都称赞他的文章酷似其舅。诗人以舅父曾因病休养但仍坚持读书为例,鼓励杨君即使身体不适也要坚持学业。
诗中提到杨君病情好转,但诗人感叹两人相聚短暂,分离迅速,希望他能适度休息,不要过度劳累。诗人以“病酒人”和“醇酎”作比,暗示读书如酒,适量饮用有益,过量则可能有害。最后预言杨君三年后定有更大成就,表达了对他的期许。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既赞扬了友人的才情,也寓含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学问的深沉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