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一望云千里,嘹呖三更叫断鸿
出处:《雨夜候既庭舟不至邻舟有吹笛而歌者二首》
明末清初 · 尤侗
风雨潇潇打布篷,横舟相失玉河中。
天南一望云千里,嘹呖三更叫断鸿。
天南一望云千里,嘹呖三更叫断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夜中等待友人舟船的场景,通过风雨、布篷、玉河、云天和孤鸿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孤独、凄凉而又不失壮美的意境。
首句“风雨潇潇打布篷”,以“潇潇”形容风雨之大,直接点明了环境的恶劣,同时“打布篷”则形象地展现了舟中人的处境,暗示了等待的艰难与不安。
次句“横舟相失玉河中”,“横舟”表明舟已停泊,“相失”则表达了等待时的焦急与失落感,而“玉河”这一富有诗意的称呼,不仅美化了河流,也增添了画面的美感。
第三句“天南一望云千里”,将视线拉远,从局部的等待扩展到广阔的天地,云的辽阔与天的无垠,象征着时间的漫长与空间的广阔,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
最后一句“嘹呖三更叫断鸿”,“嘹呖”形容鸿雁叫声的高亢与悠长,而“三更”则点明了时间的深沉与夜晚的寂静,加上“断鸿”的意象,不仅描绘了孤雁在夜空中哀鸣的情景,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以及对自身孤独处境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孤独与等待的深刻体验,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