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当更向钗头见,病起乌云正作堆
出处:《岐亭道上见梅花,戏赠季常》
宋 · 苏轼
蕙死兰枯菊亦摧,返魂香入岭头梅。
数枝残绿风吹尽,一点芳心雀啅开。
野店初尝竹叶酒,江云欲落豆秸灰。
行当更向钗头见,病起乌云正作堆。
数枝残绿风吹尽,一点芳心雀啅开。
野店初尝竹叶酒,江云欲落豆秸灰。
行当更向钗头见,病起乌云正作堆。
注释
蕙:一种香草。死:凋零。
兰:兰花。
枯:枯萎。
返魂香:传说中的香气能使人复活的香料。
入:进入。
岭头:山岭之上。
梅:梅花。
残绿:残留的绿色。
吹尽:被风吹散。
一点芳心:微小的芬芳。
雀啅:鸟雀啄食。
野店:乡村小店。
初尝:初次品尝。
竹叶酒:以竹叶为原料的酒。
江云:江面上的云彩。
豆秸灰:豆茎燃烧后的灰烬。
行当:即将。
更向:再次。
钗头:发钗顶端。
病起:病愈后。
乌云:比喻女子的黑发。
正作堆:形容头发蓬松如堆。
翻译
蕙草凋零兰花枯萎,返魂香飘进山岭梅花。几枝残留的绿叶被风吹尽,唯有芬芳在鸟雀啄食中绽放。
在野外小店初次品尝竹叶酒,江上的云彩像要落下豆秆的灰烬。
即将再次在发钗上遇见你,病愈后你的秀发如乌云堆积。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从内容来看,诗人在岐亭道上偶遇梅花,触发了对朋友季常的一种戏谑的情感,通过描写梅花的孤傲和坚韧,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也寓意着对友情的珍视。
"蕙死兰枯菊亦摧,返魂香入岭头梅。" 这两句诗描绘了梅花在其他花朵凋零时依然独自开放的情景,其中蕙、兰、菊都是指不同的花卉,"返魂香"则形象地表达了梅花的香气能令人心旷神怡,仿佛有招魂之效。
"数枝残绿风吹尽,一点芳心雀啅开。" 这两句则描写了梅树在风中摇曳,虽然只剩下几枝残留的绿意,但仍旧有一颗颗花蕾悄然绽放,显示出生命力之强。
接下来的 "野店初尝竹叶酒,江云欲落豆秸灰。" 描述了诗人在野外小店初次品尝到用竹叶制成的酒,同时观察到了天边江云仿佛要降落,伴随着秋收后的稻禾残留物——豆秸的灰烬。这两句增添了一种淡淡的乡土气息和季节感。
"行当更向钗头见,病起乌云正作堆。" 这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再次与梅花相遇,同时也描绘出天空中乌云聚集,似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雨变化。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写照,也象征着诗人内心对于变幻莫测命运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和自然环境的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友谊深厚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