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何所适,他处迹皆疏
出门何所适,他处迹皆疏。
不是陪端揆,多应访老徐。
文章今大手,道德古名儒。
何必逢荀令,馨香自有馀。
不是陪端揆,多应访老徐。
文章今大手,道德古名儒。
何必逢荀令,馨香自有馀。
注释
何所适:去哪里。他处:其他地方。
迹皆疏:很少留下足迹。
陪端揆:陪伴重要官员。
老徐:老友徐君。
大手:大家。
古名儒:古代的儒家学者。
逢荀令:像荀令一样追求香气。
馨香自有馀:内在美德自然散发馨香。
翻译
出门到哪里去呢?其他地方都很少留下足迹。不是为了陪伴重要官员,可能就是去拜访老友徐君。
他的文章如今已成大家,道德品质如同古代的儒家学者。
何必还要像荀令那样刻意追求香气,他的内在美德已经足够散发馨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至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在节假日想去拜访友人却又感到困难的情怀。诗中“出门何所适,他处迹皆疏”表达了诗人出门后不知应该前往何处,其他地方都觉得不太方便或合适。接着的“不是陪端揆,多应访老徐”说明了诗人的真实意图是想去拜访一位姓徐的长者,但又感到困难。
诗中还提到了自己文章写作能力大有提升,“文章今大手”,以及对道德和古代儒家名士的向往,“道德古名儒”。而“何必逢荀令,馨香自有馀”则表达了即便未能遇到像荀淩(战国时期著名辞赋家)那样的才子,也无需担心,因为自己的文采已经足够出众。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问,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对于友情、学术和个人修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