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五字隐长城,万马循墙看披靡
出处:《戆庵约子与素斋赴二石丈江阁之集得颊字》
宋 · 释居简
半山蛇腹弯城颊,层云鸱尾翔山胁。
紫萸独自对黄花,采笔不须题落叶。
山容入秋太瘦生,倚筇欲赋登山行。
诸公谭玄若破敌,万籁为我俱销声。
俯瞰市人酣战蚁,喧寂两忘同一视。
悠然五字隐长城,万马循墙看披靡。
数峰薄暮方展眉,笑人买山后小支。
谁能料理身后计,更复愿为天下奇。
沧江潮晚鲸吞吐,白鸥群分复群聚。
出门一笑问浮图,风动琅珰半天语。
紫萸独自对黄花,采笔不须题落叶。
山容入秋太瘦生,倚筇欲赋登山行。
诸公谭玄若破敌,万籁为我俱销声。
俯瞰市人酣战蚁,喧寂两忘同一视。
悠然五字隐长城,万马循墙看披靡。
数峰薄暮方展眉,笑人买山后小支。
谁能料理身后计,更复愿为天下奇。
沧江潮晚鲸吞吐,白鸥群分复群聚。
出门一笑问浮图,风动琅珰半天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宁静。首句“半山蛇腹弯城颊”以蜿蜒曲折的山路比喻为蛇腹,形象地描绘了山势的险峻与蜿蜒,同时“城颊”二字则赋予了山势一种坚毅与雄伟的姿态。接下来“层云鸱尾翔山胁”一句,将层层叠叠的云彩比作飞翔在山腰的鸱鸟,既表现了云彩的动态美,也增添了山的灵动与高远。
“紫萸独自对黄花”描绘了一幅秋天特有的景象,紫色的茱萸与黄色的菊花相对而立,色彩对比鲜明,渲染出秋天的丰富与多彩。“采笔不须题落叶”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无需借助文字来描绘,因为眼前的景色本身就是一幅绝美的画卷。
“山容入秋太瘦生,倚筇欲赋登山行”则进一步描绘了秋天山色的清瘦与静谧,诗人想要赋诗表达对登山的向往与期待。接下来“诸公谭玄若破敌,万籁为我俱销声”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诸公的谈论比作破敌,形象地表现了讨论的激烈与深入,同时也暗示了周围环境的寂静,衬托出讨论的专注与投入。
“俯瞰市人酣战蚁,喧寂两忘同一视”通过俯瞰的角度,将繁忙的城市生活比作蚂蚁的争斗,与山中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喧嚣与宁静两种生活方式的思考。最后,“悠然五字隐长城,万马循墙看披靡”一句,以长城和万马的形象,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壮阔与宁静之美,以及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