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意属渊明,篱边几樽倒
出处:《秋意呈邻几吴冲》
宋 · 司马光
新凉入闾巷,旧暑何人扫。
筠笼卖红莲,莎阶坠丹枣。
蕉衫日以疏,纨扇安能好。
蝉悲西风树,燕乱斜阳草。
此意属渊明,篱边几樽倒。
筠笼卖红莲,莎阶坠丹枣。
蕉衫日以疏,纨扇安能好。
蝉悲西风树,燕乱斜阳草。
此意属渊明,篱边几樽倒。
注释
新凉:初秋的凉意。旧暑:过去的炎热。
筠笼:竹编的篮子。
红莲:红色莲花。
莎阶:长满莎草的台阶。
丹枣:熟透的枣子。
蕉衫:芭蕉叶做的衣服。
纨扇:丝质的扇子。
西风:秋风。
燕乱:燕子纷飞。
渊明:陶渊明(东晋诗人,以田园生活著称)。
篱边:篱笆旁边。
樽倒:酒杯倾倒。
翻译
新来的清凉侵入街巷,旧时的暑热还有谁来清扫。竹篮里售卖着红色莲花,莎草阶上落下熟透的枣子。
芭蕉叶日渐稀疏,绸扇怎还能保持完好。
秋蝉在西风中的树上悲鸣,归燕在斜阳下纷乱地穿梭草丛。
这份心境只属于陶渊明,他在篱笆旁已经喝了不少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生活图景,通过对比新旧季节的变化,以及人们对于过热天气的期盼和适应,从而抒发了作者对秋意的感受。
“新凉入闾巷,旧暑何人扫。”这两句诗描绘出秋风已经开始吹拂进小巷,而盛夏的炎热却仿佛无人理会。这里既表达了季节交替之美,也表现了人们对于酷暑的厌倦。
“筠笼卖红莲,莎阶坠丹枣。”诗中提到的红莲和丹枣都是秋季的果实,这两句描绘出街头巷尾售卖着秋天的水果,生动地展现了秋日市井生活。
“蕉衫日以疏,纨扇安能好。”这两句诗写出了人们在炎热消退后的舒适感觉。蕉叶制成的衣物和细腻的团扇都成了人们享受凉爽天气的工具。
“蝉悲西风树,燕乱斜阳草。”蝉鸣于西风中的树木,燕子在斜阳下飞舞,这两句诗通过对昆虫和小鸟行为的描写,传达了秋天的氛围。
“此意属渊明,篱边几樽倒。”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秋天情感的寄托,以及与友人共同享受这份清凉时光的情景。这里的“渊明”指的是晋代文学家嵇康,他擅长以饮酒来抒发胸臆,故此处可能暗示着诗人也像嵇康一样,以饮酒来表达自己对于秋天的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日常生活细节的精致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秋意的深切感受和独特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