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刍终古诀,炊黍霎时荣
出处:《挽郑甥主学二首 其二》
宋 · 刘克庄
亲则班□子,贤于辅嗣甥。
奠刍终古诀,炊黍霎时荣。
先墓身为殉,新丘手自营。
老人尤惜泪,何况又偏盲。
奠刍终古诀,炊黍霎时荣。
先墓身为殉,新丘手自营。
老人尤惜泪,何况又偏盲。
翻译
亲人如同班昭那样的才女,比辅嗣外甥更为贤良。祭祀的草料永远是诀别之物,炊煮的黍米瞬间带来荣耀。
亲手为祖先的坟墓献身,新建的小丘亲手经营。
对于老人来说,失去亲人的眼泪尤为珍贵,更何况他已双目失明。
注释
亲:亲人。则:如同。
班□子:班昭(历史上著名的才女)。
贤:贤良。
辅嗣甥:辅嗣(人名,可能指班昭的外甥)。
奠刍:祭祀的草料。
终古诀:永远的诀别。
炊黍:炊煮黍米。
霎时荣:瞬间带来荣耀。
先墓:祖先的坟墓。
身:亲自。
殉:献身。
新丘:新建的小丘。
老人:老人。
尤:尤其。
惜:珍惜。
泪:眼泪。
偏盲:双目失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挽郑甥主学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对逝者生前品德和死后的哀荣场景的描绘,表达了深切的悼念之情。
“亲则班子,贤于辅嗣甥。” 这两句说明郑甥主在世时与亲族关系融洽,并且具有很高的品德,不仅善于管理家庭事务,而且能够教育后辈。
“奠刍终古诀,炊黍霎时荣。” 这里通过对逝者生前所取得成就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的崇敬之情。奠刍即是祭祀用的米,终古诀可能指的是长久传承的秘诀或智慧;炊黍则是烹饪谷物,霎时荣可能暗示逝者在世时所获得的荣耀。
“先墓身为殉,新丘手自营。”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对逝者的哀思和对逝者墓地的关心。先墓指的是逝者的坟墓,身为殉可能意味着逝者生前所珍视之物现在都随其而去;新丘则是新的墓地,手自营表现了诗人亲自参与并照料逝者的安葬事宜。
“老人尤惜泪,何况又偏盲。”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哀伤之情。老人通常更能体会失去亲人的痛苦,而“偏盲”则增添了一层悲剧色彩,可能是指诗人本身或其他特定情况下的双重不幸。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前德行和死后哀荣的描写,以及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示了古代文人对于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