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久已亡,富贵得亦傥
出处:《依韵和刘敞秀才》
宋 · 梅尧臣
安得采虚名,师道欲吾广。
虽然成术业,曾不计少长。
孔孟久已亡,富贵得亦傥。
后生不闻义,前辈惧为党。
退之昔独传,力振功不赏。
舌吻张洪钟,小大扣必响。
近世复泯灭,务觉多忽恍。
今子诚有志,方驾已屡枉。
自惭怀道浅,所得可下上。
正如种青松,而欲托朽壤。
典册皆可寻,圣言皆可仰。
幸无增我过,此语固不爽。
虽然成术业,曾不计少长。
孔孟久已亡,富贵得亦傥。
后生不闻义,前辈惧为党。
退之昔独传,力振功不赏。
舌吻张洪钟,小大扣必响。
近世复泯灭,务觉多忽恍。
今子诚有志,方驾已屡枉。
自惭怀道浅,所得可下上。
正如种青松,而欲托朽壤。
典册皆可寻,圣言皆可仰。
幸无增我过,此语固不爽。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虚名:空洞的名声。师道:教师的道德和传授之道。
术业:技艺或学问。
少长:年龄大小。
孔孟:孔子和孟子,古代儒家代表人物。
富贵:财富和地位。
傥:或许,不一定。
后生:年轻人。
义:正义, 道德。
党:朋党,结党营私。
退之:韩愈的字。
力振:极力振奋。
舌吻:比喻言辞犀利。
洪钟:大钟,形容声音宏大。
泯灭:消失。
忽恍:模糊不清,忽视。
诚:确实,真心。
方驾:并驾齐驱,比喻才能相当。
枉:冤枉,委屈。
朽壤:腐朽的土壤,比喻恶劣环境。
典册:经典书籍。
圣言:圣人的教诲。
过:过错。
爽:准确,不差。
翻译
哪里能追求虚名,师道要求我广泛传播。虽然我成就了技艺,却不计较年龄大小。
孔子孟子已经去世,富贵之人也未必正直。
年轻人不知仁义,前辈担心被他们结党营私。
韩愈当年独自传承,努力振作却未得应有的奖赏。
他的言论如洪钟大吕,无论大小问题都能引起反响。
近世这种风气又消失,人们大多忽视了真理。
如今你真心有志向,却多次受到委屈。
我自感才疏学浅,所获知识仅在中等水平。
就像要在朽烂的土地上种青松,困难重重。
经典文献都可寻找,圣人的教诲值得尊敬。
希望这不会增加我的错误,这话确实没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依韵和刘敞秀才》,表达了对师道尊严与学术传承的感慨。诗人强调了真正的学问在于实践而非空洞的名声,批评了社会上重富贵轻道义的现象,认为孔子、孟子的教诲虽久远,但其精神不应被遗忘。诗人以韩愈为例,赞扬他敢于直言,不畏权贵,他的言论犹如洪钟,振聋发聩。然而,这样的精神在近世渐趋式微,令人忧虑。诗人鼓励年轻人要有志向,即使遭遇挫折也不应气馁,同时自谦自己学识尚浅,但仍希望能遵循圣贤之道,避免增加过错。最后,诗人希望对方能坚守真理,勿忘典籍中的智慧,这番话是实实在在的教诲。整首诗寓含深意,体现了梅尧臣对于学术传承和道德修养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