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公捧腹更掀髯,起舞欲共春风颠
明 · 张萱
戊午正月春已立,腊月又逢立春日。
一年却立两年春,狼藉春光费收拾。
西园望春春可怜,骊峰之下榕溪边。
山光水色各自媚,绿情红意殊争妍。
园公不为春烦恼,亦同儿女寻芳草。
夜来微雨洒轻尘,柴关落叶何须扫。
为园久拟鹿门山,釜鬲宜安竹石间。
我好楼居楼百尺,移家长欲掩柴关。
今日柴关且休掩,老人欲识春风面。
旧寒未去新暖来,窥人柳眼微微展。
芒童昨日街头游,社鼓蜂蜂迎土牛。
春光不作俗人眼,先到园公百尺楼。
百尺楼前春似海,儿孙竞逐春游队。
穿花绕竹舞青幡,欲与东皇作光彩。
乍雨乍晴春正浓,携儿抱女步芳丛。
孙曾幼稚十七八,共手牵衣问阿翁。
阿翁明年六十二,小星三人百零四。
白发羞簪綵胜花,金钗却帖宜春字。
春盘黄韭攒青蒿,饼如茧纸滑如膏。
素手纤纤捲片玉,瓮头乳压珍珠槽。
一妇当筵将进酒,持螯一妇小垂手。
分甘亭外斗春妍,子子孙孙前致寿。
凭栏一妇抱女儿,眉颦不是东家施。
劝翁再进一杯酒,子酌孙斟翁莫辞。
东唤阿翁西唤祖,两两三三作跳虎。
一闻梨栗皆向前,諠腾似学斑衣舞。
园公捧腹更掀髯,起舞欲共春风颠。
人间官爵信如梦,眼底儿孙大值钱。
盘旋共绕庭前树,兄呼妹唤频相语。
一儿仰面问阿妳,今日春来在何处。
阿妳笑请园公听,狡黠此子真宁馨。
园公语尔春消息,双树林中鸟一声。
又问园公春有几,连臂骈肩皆侧耳。
园公别有许多春,不向芳菲斗红紫。
欣欣三妇更持杯,共喜园公笑口开。
不学杜陵憨老子,逢春犹忆两京梅。
吁嗟乎,鼎鼎百年皆扰扰,閒来始觉青春好。
青春莫笑白头人,白头能共青春老。
努力须勤明岁耕,防饥幸结今年麨。
乐莫乐兮,年年此日醉花前,父祖曾玄同一笑。
一年却立两年春,狼藉春光费收拾。
西园望春春可怜,骊峰之下榕溪边。
山光水色各自媚,绿情红意殊争妍。
园公不为春烦恼,亦同儿女寻芳草。
夜来微雨洒轻尘,柴关落叶何须扫。
为园久拟鹿门山,釜鬲宜安竹石间。
我好楼居楼百尺,移家长欲掩柴关。
今日柴关且休掩,老人欲识春风面。
旧寒未去新暖来,窥人柳眼微微展。
芒童昨日街头游,社鼓蜂蜂迎土牛。
春光不作俗人眼,先到园公百尺楼。
百尺楼前春似海,儿孙竞逐春游队。
穿花绕竹舞青幡,欲与东皇作光彩。
乍雨乍晴春正浓,携儿抱女步芳丛。
孙曾幼稚十七八,共手牵衣问阿翁。
阿翁明年六十二,小星三人百零四。
白发羞簪綵胜花,金钗却帖宜春字。
春盘黄韭攒青蒿,饼如茧纸滑如膏。
素手纤纤捲片玉,瓮头乳压珍珠槽。
一妇当筵将进酒,持螯一妇小垂手。
分甘亭外斗春妍,子子孙孙前致寿。
凭栏一妇抱女儿,眉颦不是东家施。
劝翁再进一杯酒,子酌孙斟翁莫辞。
东唤阿翁西唤祖,两两三三作跳虎。
一闻梨栗皆向前,諠腾似学斑衣舞。
园公捧腹更掀髯,起舞欲共春风颠。
人间官爵信如梦,眼底儿孙大值钱。
盘旋共绕庭前树,兄呼妹唤频相语。
一儿仰面问阿妳,今日春来在何处。
阿妳笑请园公听,狡黠此子真宁馨。
园公语尔春消息,双树林中鸟一声。
又问园公春有几,连臂骈肩皆侧耳。
园公别有许多春,不向芳菲斗红紫。
欣欣三妇更持杯,共喜园公笑口开。
不学杜陵憨老子,逢春犹忆两京梅。
吁嗟乎,鼎鼎百年皆扰扰,閒来始觉青春好。
青春莫笑白头人,白头能共青春老。
努力须勤明岁耕,防饥幸结今年麨。
乐莫乐兮,年年此日醉花前,父祖曾玄同一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戊午年腊月立春日,携家眷游赏西园的情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家庭温馨。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到来时的自然美景,以及家人之间的和谐与欢乐。
首句“戊午正月春已立,腊月又逢立春日”,点明了时间背景,春已至而腊月仍有立春,暗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接着,“一年却立两年春,狼藉春光费收拾”两句,既表达了对春光的珍惜,也暗示了春日时光的短暂与宝贵。
“西园望春春可怜,骊峰之下榕溪边”描绘了西园的美丽景色,山光水色各具特色,绿意盎然,红花竞艳。园中的园公虽不为春愁,却如同孩童般寻找着春草,享受着春日的乐趣。
“夜来微雨洒轻尘,柴关落叶何须扫”两句,以微雨轻尘,落叶自扫,营造了一种宁静而自在的氛围。接下来,“为园久拟鹿门山,釜鬲宜安竹石间”表达了作者对于园中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竹石之间安放生活之器,过着隐逸的生活。
“我好楼居楼百尺,移家长欲掩柴关”则体现了作者对于高处生活的喜爱,以及对家庭生活的重视。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描绘园中春日的热闹景象,如微雨后的清新,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以及园中各种活动的生动场景,展现了家庭成员间的亲密无间和生活的乐趣。
最后,“鼎鼎百年皆扰扰,閒来始觉青春好。青春莫笑白头人,白头能共青春老”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家庭团聚的珍视。诗人在享受春日的同时,也思考着人生的真谛,强调了家庭与亲情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更蕴含了对家庭生活的热爱与珍惜,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