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问离人行役苦,十宵九梦在泷冈
出处:《迁葬后还四明途中寄武昌亲友》
元末明初 · 丁鹤年
浪游吴越任荆湘,来往那辞道路长。
箧内有书惭历国,邸中无绶敢誇乡。
潮生别浦江云白,尘起征途野日黄。
若问离人行役苦,十宵九梦在泷冈。
箧内有书惭历国,邸中无绶敢誇乡。
潮生别浦江云白,尘起征途野日黄。
若问离人行役苦,十宵九梦在泷冈。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丁鹤年所作的《迁葬后还四明途中寄武昌亲友》。诗中表达了诗人浪迹江湖、长途跋涉的艰辛,以及对故乡和亲朋的思念之情。首句“浪游吴越任荆湘,来往那辞道路长”描绘了诗人不畏路途遥远,在吴越荆湘之间漂泊的豪迈与无奈。第二句“箧内有书惭历国,邸中无绶敢誇乡”表达了诗人虽然身怀书籍,但因未得官职,不敢夸耀自己的家乡,流露出淡淡的落寞。
接下来,“潮生别浦江云白,尘起征途野日黄”通过江边的潮水、白云和旅途中的风尘、落日,渲染出旅途的孤独与苍茫。最后一句“若问离人行役苦,十宵九梦在泷冈”直抒胸臆,道出离人行旅之苦,夜晚十次中有九次梦见故乡的泷冈,表达了对家乡深深的怀念和思乡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以旅途见闻为载体,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漂泊之感和对故土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