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泚笔漫拟古,深扃愧无奇全文

泚笔漫拟古,深扃愧无奇

宋 · 张镃
懒情妨勇志,闇识乖明时。
昔人嗟远矣,有梦那见之。
百计谐余衷,第一證以诗。
合处即劵钥,宁问渠为谁。
端居偪仄胸,旦旦荆榛披。
又如涸辙鲂,纵漾清塘陂。
宗旨要领会,法律忌脱遗。
泚笔漫拟古,深扃愧无奇
寒松凛颜采,耻竞桃李姿。
疲马借康庄,敢对骐驎驰。
自娱成自虐,苦心到肝脾。
孰真念本愿,颇或讥繁词。
君侯忽我予,臭味几夙期。
何时结幽磐,开径通双扉。
花明莺锦芗,竹暗蜂烟霏。
应缘更数载,遮莫俗惊窥。
伟编昨珍投,如病和扁医。
月台气醇茂,共社当肩随。
火龟莫视兆,叶吉庸奚疑。
解颐持此先,讵须匡鼎来。

拼音版原文

lǎnqíngfángyǒngzhìànshíguāimíngshí

rénjiēyuǎnyǒumèngjiànzhī

bǎixiézhōngzhèngshī

chùquànyàoníngwènwèishuí

duānxiōngdàndànjīngzhēn

yòuzhéfángzòngyàngqīngtángbēi

zōngzhǐyàolǐnghuìtuō

mànshēnjiōngkuì

hánsōnglǐnyáncǎichǐjìngtáo姿

jièkāngzhuānggǎnduìlínchí

chéngnüèxīndàogān

shúzhēnniànběnyuànhuòfán

jūnhóuchòuwèi

shíjiéyōupánkāijìngtōngshuāngfēi

huāmíngyīngjǐnxiāngzhúànfēngyānfēi

yìngyuángèngshùzǎizhējīngkuī

wěibiānzuózhēntóubìngbiǎn

yuètáichúnmàogòngshèdāngjiānsuí

huǒguīshìzhàoyōng

jiěchíxiānkuāngdǐnglái

注释

懒情:懒散。
妨:阻碍。
勇志:壮志。
闇识:暗中识别。
乖明:明智。
昔人:古人。
嗟:感叹。
百计:各种方法。
谐:满足。
劵钥:钥匙。
渠:它。
端居:静坐。
偪仄:局促。
涸辙:干涸的池塘。
纵漾:游动。
宗旨:主旨。
忌:切忌。
泚笔:提笔。
拟古:模仿古人。
无奇:无独特才华。
耻竞:耻于竞争。
桃李姿:桃李的艳丽。
疲马:疲惫的马。
骐驎:骏马。
自娱:自我娱乐。
自虐:自我折磨。
孰真:谁真正。
繁词:冗长的言辞。
君侯:您。
臭味:气味相投。
幽磐:幽居。
开径:开辟道路。
莺锦芗:黄莺歌唱。
蜂烟霏:蜜蜂飞舞。
遮莫:尽管。
俗惊窥:世俗眼光。
伟编:珍贵稿件。
扁医:扁鹊。
月台:月台。
醇茂:浓厚。
共社:共同肩负。
肩随:并肩前行。
火龟:征兆。
庸奚疑:无需怀疑。
解颐:笑谈。
讵须:无需。
匡鼎:贤才。

翻译

懒散阻碍了壮志,暗中却能识别明智的时机。
古人已远去,即使有梦也无法再见。
用尽各种方法满足内心,首选是通过诗歌表达。
找到契合之处就像找到钥匙,不必问它是为谁而设。
静坐时感到局促,每天拨开丛生的荆棘。
如同干涸池塘中的鱼,即便在清澈的池塘中游动。
关键是要理解主旨,切忌疏漏法规。
随意模仿古人,深感自己无独特才华。
面对严寒保持松柏般的刚毅,耻于与桃李争艳。
疲惫的马也想驰骋在康庄大道,敢于挑战骏马。
自我娱乐也可能变成折磨,苦心劳神至极。
谁真正怀念初衷,有人或许会讥讽冗长的言辞。
您忽然接纳我,气味相投仿佛早有约定。
不知何时能共结幽居,开辟道路两扇门开启。
花儿明丽,黄莺歌唱,竹林深处蜜蜂飞舞。
或许是因时日长久,但别让世俗眼光打扰。
昨日珍贵的稿件投出,如同病人得到扁鹊的治疗。
月台上气息浓厚,我们共同肩负重任。
不必过分解读征兆,只需遵循吉祥之道。
笑谈间把握这个道理,无需等待匡衡这样的贤才来指导。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张镈所作,标题为《次韵傅景夏见赠兼简徐季益》。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友人傅景夏和徐季益之间情谊的赞美,以及对他们高洁品格的钦佩。

首句“懒情妨勇志,闇识乖明时”表现了作者认为懒散的情绪可能会阻碍人的勇气与明智,而昔日的人物已经远去,仅存梦中才能一见。这种表达方式颇具古典诗词中的怀旧之情。

“百计谐余衷,第一證以诗”则显示了作者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心志和情感,认为这是一种最高的证明方式。此句也揭示了整个诗歌的主题,即通过诗歌来传达内心的情感与思想。

“合处即劵钥,宁问渠为谁”中的“合处”指的是友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劵钥”则象征着这种关系的坚固无比。作者在此表明,即使是在困难时刻,也不需要询问这份情谊是给谁,因为它本身就是最宝贵的。

诗中还多处使用了自然景物来比喻人生和友谊,如“端居偪仄胸,旦旦荆榛披”中的山峦与荆棘,以及“又如涸辙鲂,纵漾清塘陂”中的河流与水塘。这些比喻强调了人生旅途的崎岖不平,但也有着清澈见底的美好时刻。

在“宗旨要领会,法律忌脱遗”一句中,作者通过对“宗旨”的领会和对“法律”的遵守来强调了道德规范与法治精神的重要性。这里的表达方式体现了诗人对于社会秩序与个人操守的重视。

尾句“解颐持此先,讵须匡鼎来”则是在告诫后世,希望能够理解并继承这种美好的情谊和精神,不需要再去寻找其他的证明或依据。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感情,也反映了其对于人生、社会与自然的深刻认识。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精炼的语言,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永恒价值。